大学书法

大学书法

2025年0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创刊于2019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首家高校独立主办的书法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刊载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书...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晚清民国专题

梁启超书学观念之转变与曾国藩的关系
【内容摘要】梁启超早年意在功名而练习馆阁体,在具体的书写实践方面受康有为影响较多。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受曾国藩著作影响,对习书的意义有了完全不同的体认,他效仿曾氏以习书作为修身的方式,完成了从“为人之学”到“为己之学”的转变。曾国藩对梁启...
晚清民国刻帖鉴定管窥
【内容摘要】方若作为晚清民国的金石家,其鉴藏范围涵盖书画拓片、碑碣、古泉、古玉等,理论成果颇为丰富。方若的《阁帖传真录》更是汇集前人之考证,并撷取《阁帖》之佳者合为一篇并附按语,体现出其“考镜文史”“引证辨伪”的鉴定特点,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
利用古器物铭文检校《说文》研究
【内容摘要】乾嘉以降,相较前代,青铜器出土数量几溢倍增,金石学者研究的对象逐渐由石刻转向钟鼎彝器。吴大澂一生收藏宏富,涉猎甚广。他开展金石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考证需求,且善于利用新见金石资源校正《说文解字》编著之失。他认为《说文解字》中收录篆...

教育

简论书法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标准
【内容摘要】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三代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对博士专业学位的要求,贯彻2022年新版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与意旨,根据书法艺术的专业特点,对书法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的依据与标准、培养观念与目标、课...
书法博士的演变及其名实关系下的批评与担当
【内容摘要】博士群体在传统文化中有特殊地位。当书写融入审美、形成法则并建立文化体系且具备专业特征后,出现与书法相联结的博士。中国古代与书法相关的博士在演变中赋予了传统书法文化深厚的人文色彩,是当代书法学科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书法学科升级回顾与学科建设三问
【内容摘要】2022年9月,书法学科成功升级,这是书法界的一件大事,将对书法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关于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与很多具体细节,学界并不十分清楚。文章对此做一简单回顾,并就升级后书法学科建设未来发展...

风采

苏显双
1971年生,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师从丛文俊、张金梁教授,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
书法创作三原则
展厅时代的书法创作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与书法教育尤其是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以及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为首的各类展览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展览在培养选拔优秀书法人才、推动书法繁荣发展方面可圈可点,但同时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其中饱受...

视野

由女性化审美论魏晋妍美书风之形成
【内容摘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局混乱。在此环境下,社会出现了女性化审美的倾向。士人刻意于容貌和身材,着女服、傅粉、熏香等皆是女性化审美的主要表现。同时,因为女性地位提高而涌现出一批女性书家,这对书风逐渐由质朴转向妍美又产生一定影响。...
《隋书》“二卷本”《书品》非庾肩吾《书品》
【内容摘要】清代学者章学诚指出图书编撰通常遵循“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的原则,《隋书·经籍志·史部·簿录篇》著录的“《书品》二卷”若指“庾肩吾《书品》”,应与锺嵘《诗品》列属同一“部”才是。此外,根据庾肩...
金代版刻楷书风格述略
【内容摘要】目前在金代书法史研究领域,对古籍版刻中书迹资料的关注与研究尚为空白。该文旨在依托现存金代版刻楷书作品,对其发展脉络与风格演变进行探究,以期厘清金代前中期翻宋刻本、中晚期刻本、佛经刻本中不同楷书字体的风格与特征,并关注同时代的碑刻...
《宝真斋法书赞》视域下南宋法书流通方式研究
【内容摘要】以《宝真斋法书赞》中岳珂所录法书的出处为主要依据,结合南宋时代背景与相关资料,认为南宋时期法书的流通方式分为祖传递藏、亲友馈赠、谴谍搜讨、君臣授受、售以逐利、以物易物六种方式。其中家族内法书的流转与继承是法书有序传承最基本的形式...
“一缄书札藏何事”
【内容摘要】2017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封明末手札《弈棋帖》,该札内容丰富且涉及人物众多,对研究明末士人的交往与心理活动有着重要价值。通过对《弈棋帖》考证得知,此札为马世奇写于崇祯六年五月,收信人是祁彪佳。朝代鼎革之际,明末义士内心的...
赵之谦“稿书”艺术论析
【内容摘要】赵之谦传世的行书,多数是我们所熟悉的方笔方势的“碑体行书”,这类作品的形制一般为条幅、中堂、册页等,其中还有大量的尺牍。除此之外,赵之谦还留下不少“稿书”,这些稿书与上述类型的书法有着明显不同。主要特质是“意不在工”“天机生动”...

硕博论坛

“欠十七行本”《十七帖》考
【内容摘要】王羲之《十七帖》屡经摹刻,版本极杂。“欠十七行本”为《十七帖》诸多系统中一种,源于“唐人双钩本”。万历年间,其墨迹尚在流传,《来禽馆帖》《馀清斋帖》《郁冈斋帖》三帖中所刻《十七帖》为该系统代表。现以此三帖为中心,通过对文献与图像...
新出土隋唐陶质官署印考辨
【内容摘要】隋唐陶质官署印是隋唐政治、地理、军事、文化等多重因素融贯的显现。基于对新出土“和州之印”“内丘县印”“蒲津关之印”等五方隋唐陶质官署印的地理信息、官职制度的考证,对隋唐官署印形制、材质、特殊出土情况的梳理,探明了隋唐陶质官署印形...
王安石书风之变与书法争议新论
【内容摘要】王安石的书法从古至今都饱受争议。从苏轼、黄庭坚、米芾的赞赏,张栻、朱熹的部分否定,到赵宧光、杨慎的全盘否定,再到蔡上翔为其翻案,呈现出一个书家所受评价颇为复杂的情况。通过研究历史背景可知,宋人评王安石书法,针对的是其不同时期、不...
《李流芳、娄坚书札》考
【内容摘要】嘉德2021年春季拍卖会有《李流芳、娄坚书札》拍卖。李流芳、娄坚乃是晚明“嘉定四先生”中的两位,在书法篆刻领域负有盛名。此次拍卖二人信札,尚未注明书写时间。通过对内容的释读,结合《檀园集》等相关著作,确定李流芳此信时间为万历四十...
罗复堪于康有为书学思想之继承与发展
【内容摘要】罗复堪先生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章草大家,他青年时期拜入康有为门下,其书法实践、书学观念虽受康有为影响,但又能于康有为之外自出新意。罗复堪的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书法论略》《论书示门人六十首》中。通过比较康有为、罗复堪二人的审美旨...

展厅

2024年度大学生“十佳创作奖”硕博组
2024年度大学生“十佳创作奖” 硕博组获奖作者 李永乐 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学(书法)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导师吴慧平教授。 2001年8月出生,广东鹤山人。现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

书评

致广大而尽精微
引言 王国维《古史新证》中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20世纪初以来,简牍帛书大量出土,随着这些“新发现”整理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而形成一门新学问——简牍(简帛)之学。“简牍帛书的发现,改变着我们的学术史,我们现在就处于一场非...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大学书法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大学书法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