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苏州

现代苏州

2025年1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絮语

穿透历史的生存法则
少年时上历史课,看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的际遇,令人晞嘘。民族英雄竟被“手足无措”的道光帝远戍伊犁,这般英雄末路,何以不得善终?彼时年少,理解不了宏大叙事,目光仅陷于个体命运的褶皱——英雄怎么就过得如此憋屈?或许正因如此,快意恩仇的“爽剧”,才能...

文气观

淑华:方寸间漫溢苏州“文气”
淑华(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毛毛)算得上是新苏州人,自大学毕业后便留在这座城市,至今已近20年。从一个外地人的视角,她深深着迷于苏州小桥流水般温婉的江南生活气息。早年她每周都会去平江路漫步,“如果在这里开一家店”成了她心底的一个小愿望。 20...

特别策划

守护与新生
在传承中创新,在守护中活化,是江南文化守护者的“苏式”智慧与真情。文化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淌在生活日常、城市建设、艺术表达中的活态生命有人用专业、热爱和行动,解读“江南密码”,讲述“苏州故事”,并思考其面向未来的生命力,展现着他们对江南文...
江南的呼吸 六位“守城人”与一座古城的生命对话
保护传承之道,在于深掘其内涵,既要留住亭台楼阁的形貌,更要延续其文化精魂与匠心技艺青石板路泛着露水微光,薄雾轻笼河面,两岸粉墙黛瓦的老屋在晨霭中渐次苏醒。只在此时,居民才回归平江路上的主角,穿行于这邻水街巷,揭开这热热闹闹一天的序幕。古建老...
阮仪三:在城墙的缝隙里,听见江南的心跳
城市发展不应以湮没历史为代价平江路上,临水人家的花窗次第推开,吴侬软语与评弹声在粉墙黛瓦间流转——这既是1 记忆中的江南,也是他用一生守护的文明图景。从同济园的青春学子到白发苍苍的“古城卫士”,面对推土机的轰鸣与钢筋水泥的侵袭,这位老人用一...
倪祥保:胶片上的江南,流动的苏州诗行
在纪录片的浩渺星河中,有一部关于苏州小园林的电影.它宛如一掬揉碎的月光,静静淌在江南的肌理之上,映照着那方水土独有的美学清辉。 《小园林》人选其中的“真实至上”展映单元。 2023年,一部花费近四年时间拍摄制作而成的纪录电影《小园林》问世,...
王勇:让老房子“活”出烟火气,是我最踏实的幸福
古城保护不仅关乎建筑,更在于滋养其中生生不息的生活 苏州自古是江南文化胜地,虽历尽千年风雨,古韵犹存。城内,青石铺就的小巷古朴静谧,古宅深院曲径通幽;城外,传统村落点缀其间,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处处可见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 在这片承载着千年...
贺风春: 读懂一石一木,方知园林是苏州的心跳
宁夏的风沙尚未褪尽,江南的水汽已漫上图纸。1988年那个潮湿的夏日,贺风春站在虎丘憨憨泉边,看的老院长匡振鷗轻叩青石板,对她说:“耐下心来,像‘憨憨和尚打井一样’研究园林吧,你一定会热爱苏州园林的。”这口“井”,她一挖便是三十多年。沉浸于各...
魏嘉瓒:千年吟诵声,是江南最美的“声纹”
您可曾想象,李白对酒高歌时,《将进酒》的豪情是如何从喉间倾泻而出?杜甫于秋风萧瑟中,《登高》的悲忙又是怎样在唇齿间抑扬顿挫?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字,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更曾是回荡在文人书斋、山水林泉间的鲜活声腔。这便是中华传统读书法:吟诵。 魏...
汪长根:解码“江南基因”,是为了让未来更有根脉
苏州这座典型的文化遗产资源大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始终是一个时代课题。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主席,在过去十多年间一直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他早年担任苏州市委研究室主任,退休后全身心投人世...

姑苏古城

古城铸魂:苏州林则徐纪念馆落成续写民族英雄的江南印记
林则徐,中国近代禁烟运动的标志性人物。186年前,他领导的“虎门销烟”震撼世界,深深烙印于民族记忆。苏州与这位民族英雄渊源深厚一一他曾两度在苏任职。近日,苏州林则徐纪念馆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落成开放,成为全国第十家林则徐纪念馆。 这座历经沧桑...
悬桥巷里 丁氏济阳义庄唱出百年回响
丁氏济阳义庄是江 南的文明见证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粉墙黛瓦间氤氩着江南独有耳 的烟火气。漫步姑苏区平江街道辖区内的悬桥巷,一处刚完成修缮的古建群落静静仁立一丁氏济阳义庄的砖额在光影中泛着温润光泽,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跨越近两百年的宗族记忆,...

专题

千载文心印江南
当典籍里的墨香遇见园林中的叠石,当缝绻的评弹韵脚碰撞现代的键盘敲击,苏州,这座被文字浸润千年的城市,再次以书为媒,让世界听见它的文化心跳。2025年,江苏书展第十次落户苏州,“2025苏州文学周”亦如约而至,以“文学赋能城市,对话连接世界”...
苏州:文学、城市与未来的对话
在江苏书展“文学苏州·名家访谈”现场,作家论家林舟、小说家戴来围坐,从文人与苏州的羁绊,到江南文化,再到AI时代的文学反思,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苏州与未来的深度对话。 无底之地:苏州文人的精神原乡与慢板情书 将苏州比作她的“无底之...
《尘世间》:笔记小说里的苏州记忆
提起苏州,大家脑海里先想到的词语大多是小桥流定水,吴侬软语。但想要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格局,还是得从历史中去探寻。苏州的历史文化渊源深厚,自春秋时期建城以来,便以“吴”文化为根基绵延发展。唐宋时凭借运河枢纽经济地位上升,到了明清时期苏州...
《清嘉录》串起江南烟火与文化根脉
一卷《清嘉录》,半部江南烟火。江苏书展活动上,主持人阿丁与杨旭辉、王稼句、顾曾平、赵杏根、贾珍等与这本书渊源颇深的嘉宾围坐,一起就这部两百年前,由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文人顾禄写下的岁时风土志展开对话。岁时门扉里的江南回音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旭...
典籍深处,藏着苏州文化的基因密码
地方志是连接个人和地方,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由苏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整理的《(同治)苏州府志》近日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同治)苏州府志》作为清代苏州最后一部官修府志,“它覆盖了以前所有的苏州府志,可以说是后出转精,积厚流光,上下三千年...

潮流绘

空档期“引流术”古城活化新业态的青春密码
150年前,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取苏轼“书画之于工人,不过烟云过眼”之句,为这座江南顶级藏书楼命名,既道尽了文物聚散的无常与豁达,也寄托了文化传承的深远情怀。如今,过云楼从私家藏书阁蜕变为文化陈列馆。其白墙灰瓦间沉淀的,不仅是宋元古籍的墨香,更...
有南艺术馆的艺术商业平衡术
“我是苏州‘讨人厌’的艺术馆馆长。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隔壁画廊老板上个月说的。他说我把这个暑假逛足四个展厅的价格定成39元,是想砸了整个苏州艺术圈的饭碗。”最近,有南艺术馆馆长冯晔在个人账号里发了这样一段视频。如此惊人的“自白”,实则表达了...
一推一挽,手推波里的潮流与坚守
这个夏天,姑苏区平江街道内的平江路依旧是最能展现江南女子婀娜身姿的地方。除了面若桃花的汉服爱好者,不少女生身着旗袍,搭配“张曼玉”“陈都灵”同款“手推波”发型,将身影定格在古宅门前、木香花下、平江河畔,一一笑尽显温婉雅致,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
治愈“食”刻,在烟火气里修葺心灵港湾
姑苏城的晨昏线总在灶火明灭间游移。在红尘烟火与柴米油盐之间,苏州人用舌尖丈量着生活的滋味,也用味觉记录着情绪的起伏。从《黄帝内经》的五味调和哲学到现代厨房的疗愈仪式,食物总在不经意间化作温柔的触角,抚慰着这座城的情绪。 舌尖上的苏式乡愁 “...
消费降级?不,是年轻人在重新定义“性价比”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性价比”。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奢侈品,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这种现象被一些人称为“消费降级”,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消费观念的体现。 挖野菜,自然与社交的双重馈赠 今年春夏...

身心禅

这座城的绿意悄悄变了
生活在狮山的人,时时感受到与自然共生的暖意 住在狮子山附近的肖肖,最近早晨总来狮山文化1 广场的数字跑道打卡。一路前行,一边是秀美的狮子山,一边是波光瀲滟的天狮湖,葱郁的树林、错落的花草,给她的体验感蛮灵格。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洒到徐思河岸,...
新东方带火苏州游的N种美
“这座宅子是全中国最富人家,他家的财产抵得上国库的一半,这就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晚清盛宣怀到底有多牛,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个电报局等都是他创办的…山主人丁水主财,水在哪呢?就在我们脚底下,是由青石板铺就成的一块...
石湖畔的这座航天馆,有点神秘
航天是“浪漫的科学”,关于宇宙的梦想种子,从吴门桥生根发芽 每个孩子的瞳孔里,都藏着一片未被开垦的宇宙。他们仰望夜空时追问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观看载人航天飞船进人太空的直播时想知道的“宇航员在核心舱的生活”,实则都是探索欲在闪光。而...

经济眼

定制“健康帖”,健康烟火间
“家门口的‘健康小屋’就能量血压!”在苏州常熟、张家港的社区里,这样的便捷健康服务已成为邻里日常。由社区携手东吴人寿共同打造的“健康小屋”,正以“小空间”撬动“天民生”,将免费常规检查、健康监测与专业咨询浓缩进居民步行可达的生活圈。更可贵的...

专栏

苏轼品惠泉水
郑培凯,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原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创始主任、教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香港集古学社社长。尤其在昆曲研究、茶文化方面有极高的建树。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年底到杭州担任通判,...
林语堂的后院
杨小京,吴门雅集文化主理人。喝着一顿慢慢喝的酒、绘着一幅想画才画的画儿、写着一篇由衷的随想日记。就这样,过着我那好学无术的人生。凌晨四点,被哥哥的电话惊醒,但接通了并无回应。我知道这老爷子是摸黑中误碰了手机,而我是他通讯录里那个重要备注。这...
师说
庆历八年,四十岁的父亲苏洵因家中贫困而闭门读书,借此以自己的学问与品行教导苏轼、苏辙,并说:这样或许可以使他们明白我的学问。 父苏洵,号“老泉”,文章雄肆,中年大悟,立志著述以救时弊,然其识子之明,尤为千古典范。 洵公偿命其子轼与辙,师事乡...
香沱先生
庄声涛,新加坡籍,生于。游学法国尼斯和巴黎,后赴美国纽约州、加州和华盛顿州等地研究美国的现代艺术。随新加坡南洋画派的代表人物学习书画。现定居落户苏州。 从小喜欢画画。小一的第一件就让老师给贴堂去了。到了新加坡,在亲戚的引领下,我又开始写楷书...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8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现代苏州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现代苏州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