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小说鉴赏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长江小说鉴赏》(原《新纪实》)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正规期刊,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单位...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经典新读

论《李娃传》荥阳公的形象
[摘 要] 《李娃传》是唐传奇的名篇之一,其情节完备、叙事曲折,相比汉魏六朝小说的丛残小语,可谓进步不小。历代评论家对《李娃传》的赏析或着眼李、郑二人的爱情故事,或关注李娃形象所代表的内涵,或指出该篇所体现出来的进步意义。本文则将视角转向...
论唐传奇《谢小娥传》的悬念设置及精神内涵
[摘 要] 唐传奇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它上承六朝志怪小说创作,下启元明白话小说创作。相比于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不仅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古典小说的...

作品赏析

天亮之后如何
[摘 要] 丁玲小说《夜》以何华明回家和妻子一起入睡,在心烦意乱中度过一夜为结尾,留下了“天亮之后如何”的丰富想象空间。实际上,新的革命形势并没有给主人公的工作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即天亮后一切照旧。本文从小说结尾出发,在20世纪40年代...
空间隐喻视域下《胎记》的主题解读
[摘 要] 《胎记》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以18世纪后期的美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科学家艾尔默为其美丽善良的妻子乔治安娜去除脸上胎记的故事。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在房间和实验室这两个空间下进行的。本文试图通过发掘隐匿于这两个空间下...
刘慈欣《天使时代》中的伦理书写
[摘 要] 《天使时代》是刘慈欣早期的短篇科幻小说,它以桑比亚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解决本国饥饿问题这一事件为核心,深入探讨了科学家所面临的殖民秩序的政治伦理问题,全面揭示了这一事件背后复杂的伦理困境及其伦理选择的必然性。这篇创作于20—...
《无望村的馆主》的叙事艺术
[摘 要] 小说《无望村的馆主》中,作者师陀从一个归来者的视角出发,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叙事方式,以概要和倒叙两种叙述方法,突出了自己的叙事特色。因此,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从作家对家族命运和底层女性命运的观照中探究作品...
《无声告白》中的空间越界研究
[摘 要]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小说家伍绮诗(Celeste Ng)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一出版就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小说围绕华裔混血女孩莉迪亚之死,从性别、种族、家庭、伦理等多个维度,展示了在美国生活的华裔混血家庭的悲剧。小说文笔细...
用人格结构理论看尼尔斯的成长
[摘 要]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通过主人公尼尔斯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研究其性格成长的内在规律,指出尼尔斯的成长过程与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
《人生》高加林与《美国悲剧》克莱德人物形象对比研究
[摘 要] 路遥在小说《人生》中塑造的高加林与德莱塞小说《美国悲剧》中克莱德的人物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人物都是执意离乡的孤独者、追名逐利的虚荣者和趋炎附势的负心者。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性进行分析,并探究了两者性格的...
庄子生态观下迟子建小说的精神向度
[摘 要] 作为东北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展现鄂温克族人百年历史变迁的民族史诗。本文以庄子生态观为观察视域,发现小说致力于对原生态边地风情的描摹、对群体文化的探寻与关怀,体现出作者敬畏万物的...
浅析《夜晚的潜水艇》中重复出现的意象
[摘 要]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因澄澈典雅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而获得了许多赞誉,此前学界关于陈春成作品的研究多聚焦于分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及丰富的想象力,本文将从其中重复出现的意象出发,将其笔下多次出现的意象分为子宫类意象...
湿地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
[摘 要] 《蝲蛄吟唱的地方》是迪莉娅·欧文斯的首部长篇小说,作为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湿地女孩基娅在经历成长困境后成为一位生物学家的故事,在基娅的成长过程中,自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娅与湿地的关系反映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
本真的自我
[摘 要] 《局外人》作为加缪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荒诞文学的创作特点,小说主人公默尔索以特立独行和叛逆的性格成为对抗荒诞世界的“反英雄”。默尔索的反叛体现在他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上,而这是他对自己主体性的建构,是从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中抽...
象征与隐含作者
[摘 要] 《菊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长久以来被视为是作者用以表达其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本文以经典叙事学派的经典人物韦恩·布思的隐含作者理论为基础,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中使用的各种...

女性主义专题

不同叙述视角下共同的悲剧内核
[摘 要] 《洛丽塔》以强奸犯亨伯特的视角讲述自己与少女洛丽塔的“爱情”故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则从受害者房思琪的视角控诉李国华的强暴行径。洛丽塔和房思琪的命运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比较意义,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比较洛丽塔和房思琪的...
从《十三夜》和《逃走的伸子》看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
[摘 要] 樋口一叶与宫本百合子同为对日本文学史影响巨大的女性作家,一人活跃于19世纪末,一人活跃于20世纪中期,她们的作品都涉及女性家庭、婚姻等题材。本文选取两位作家以女性离婚为主题的《十三夜》和《逃走的伸子》,通过对女主角的角色塑造和...

名家研究

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摘 要] 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深受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很多研究者都认可他在长篇小说中所取得的成就,却忽略了其对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福克纳具有浓厚的悲悯意识,他...
试论沈从文小说《柏子》中的雨意象
[摘 要] 沈从文短篇小说《柏子》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雨夜,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人物仅有水手柏子和吊脚楼上的妓女二人,所跨越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夜,但作者却在文本中不厌其烦地描写当夜的风雨。小说中风雨的每一次变化都与人物欲望的变化密切相关。...

理论新见

混杂性理论视域下《长歌》中七月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
[摘 要] 安德烈娅·利维是牙买加裔英国当代女性作家,其小说《长歌》呈现了牙买加黑人奴隶尝试冲破种族歧视的屈辱生活,以及他们为追求独立平等的身份认同所做的努力。为深入探讨女主人公七月的身份问题,本文基于后殖民理论家霍米·...
擦亮人性之光的送终仪式书写
[摘 要] 石一枫的作品《漂洋过海来送你》通过温情书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普通人的送终仪式。小说以其为原点,空间上横跨中国、阿尔巴尼亚和美国三个国家,时间上横跨那豆及其父辈、祖父辈三代人,以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重构送终仪式的想象。《漂洋过海来送...

新乡土小说研究

论乔叶的乡土小说创作
[摘 要] 作为中国当代女作家,乔叶创作的作品类型十分丰富,有婚姻类小说《结婚互助组》、非虚构小说《拆楼记》、社会类小说《认罪书》,还有爱情小说《藏珠记》。《宝水》作为乔叶的新作,以新乡村宝水村为主要记叙对象,塑造了许多农村女性形象,描写...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长江小说鉴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长江小说鉴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