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艺苑

齐鲁艺苑

2024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齐鲁艺苑》为山东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类刊物,自198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弘扬时代的主流精神,展示创新的...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音乐学

口述史视域下德州李氏陶埙的传承实践与反思
摘 要:德州李氏陶埙源于清光绪元年(1875)的举人吴浔源,传承至今已有四代,笔者与其第二、三、四代传承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009年,“李氏陶埙制作工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代传承人李钟汾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李氏陶埙从家...
儒家乐教的当代价值及复兴途径
摘 要:儒家乐教,是利用上古雅乐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念来教化民众,从而实现良好道德涵养的教育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伦理教育,故最为关注音乐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对人内心精神、情感的正面塑造作用。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必须具备美的形式外,更加强调...
迈可尔·蒂皮特《组曲》的创作特点
摘 要:迈可尔·蒂皮特早期的管弦乐作品《组曲》原名《D大调组曲》,1948年为庆祝查尔斯王子诞生而作。《组曲》以英国早期复调手法为基础,结合调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完成,繁复的织体与丰富的节奏律动体现了蒂皮特一贯的折中主义创作风格。...
基于对声音想象的一首蒙古长调赞歌
摘 要:秦文琛民族室内乐专辑《向远方》(上)延续着作曲家的草原情愫。文章选取了其中的《七月·萤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作品除了在创作中吸收了蒙古长调特有的散节奏形态与单音长线条元素之外,同时利用长调齐唱中“奏不齐”的特点形...
调性音乐诞生的技术参数研究
摘 要:欧洲调性音乐的诞生在技术参数上主要体现在自然大小调音阶的确立、三和弦作为和声实体的确立、功能性和声序进形态的确立、导音倾向性的确立四个方面。在漫长的音乐实践中,大小调音阶的确立肇始自古希腊时期,经中世纪八调式、文艺复兴末期的十二调式...

美术学

“道法自然”与“含道映物”
摘 要: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中国绘画星汉灿烂,其艺术精神无不相通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魏晋之际庄玄思想的对接和融汇,引发了巨大的时代变革和文化转型浪潮,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人的生命意识觉醒与人文精神运动,促使自然山水和书画文赋真正获...
黄河题材油画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综述
摘 要:中国几代油画家陆续创作出一大批和黄河有关的风景、人物等的作品。这些作品涌动着黄河的力量和神魂,表达着时代和人民的强烈情感,代表着20世纪以来历尽沧桑、坚韧不屈、浑厚雄强的国家形象。关于黄河题材油画与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我...
潜隐的力量:宋代女性之于绘画艺术的形塑
摘 要:古代女性是我国艺术发展中的一股容易被遮蔽却非常关键的力量。本文立足两宋绘画发展的历史语境,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美术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传统学科相交叉的研究范畴,说明宋代女性主要是以两种形式融入于绘画艺术发展之中,而后分析在两宋...
陕西宝鸡社火脸谱研究
摘 要: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洪源村张孟社为代表的社火脸谱艺术传承人为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从民间美术这一领域深入展开,考察陕西宝鸡社火脸谱艺术的起源、传承以及当今的状况,从中探寻重要的艺术信息、文化因子。 关键词:宝鸡社火;非遗...

设计学

格物创新 惟器致用
摘 要: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变迁革故鼎新的时代,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双重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审美,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使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功能、形式、材质、工艺有了新认知,体现了近代以来的总体变化:一方面随着新材料、工艺、审...

戏剧影视学

兴象、仁道与意境:中国电影中的传统美学精神显现
摘 要:中国电影的形式风格,深受中国美学精神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一百一十多年间,众多创作者在其作品内,融入了从传统中继承而来的审美旨趣和美学观念。中国美学经由儒、道、释精神不断融合、凝炼,形成其独特的民族品格,追求一种建立在“美”的基础...
结构方法论:茹斯汀·特里耶的“元虚构”创作
摘 要:“真实”和“虚构”,始终是一对潜藏在茹斯汀·特里耶作品中的结构性对立。在其新作《坠落的审判》中,作者将前文本内的叙事重写、延伸,使“真实/虚构”上升成为创作的方法论,成为人物/场景塑造以及使用视听语言的决定性因素。在“元虚...
作为范式的《似水流年》:中国电影的东方意趣与文化景观
摘 要:中国电影从业者群体总是意图寻找建构东方现代电影美学的方法与路径。一百多年来,中国导演创作了许多颇具传统文化韵味的电影作品,但少见能够创建范式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陆港两地合拍片,《似水流年》试图在新旧文化交替与城乡发展变换的时代变局中...

艺术学

信仰现代性
摘 要:现代性既是伴随近代人类文明三百年的基本主题,也是贯穿中国当代美学70余年的潜在导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新千年后,以批判实践美学而闻名的生命美学认为仅有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信仰现代性,他们是潘知常的“救...
论当代跨媒介艺术的触觉参与特性
摘 要:后/疫情时代,艺术需要发挥参与功能。艺术的参与功能与怎么参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代跨媒介艺术以触觉感知为中介,让观众作为活跃的主体参与艺术生产,在触觉式参与路径中,艺术通过对艺术欣赏整体的建构,参与到社会、自然和生态关系中,发挥艺...

艺术教育研究

艺术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探析
摘 要: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要求。艺术管理专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学界需要探讨的命题。本文从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构建多元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
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艺术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摘 要:接受美学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最早是关于文学研究的理论,该理论自联邦德国传到世界各地,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结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接受美学理论体系,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施坦茨学派的伊塞尔、汉斯·罗伯特&...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齐鲁艺苑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齐鲁艺苑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