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9期) 电子版

类型:半月刊  类别:人文科普
聚焦热点话题,探索人与自然;汇集奇闻异趣,网罗超自然现象。旨在把科学的严谨性与普及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有机地融合...     展开
原价:¥16.00   促销价:¥9.6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科学家精神的旗帜迎风飘扬
9月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也是一个孕育希望的时节。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会上发出号召,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
前沿丨约6亿年前地球曾两次变成雪球
在距今约6亿年前,地球曾经两次变成地面冰雪厚达千米的“雪球地球”,每次都持续千万年以上。在两次雪球地球之间发生了什么?生命是如何“绝处逢生”的?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在我国华南等地进行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冰层消融诱发大规模火山...
前沿丨新型椰子壳混凝土轻且坚固
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土,其中包含高达10%的椰子壳。这种椰子壳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不逊于或略超过普通混凝土,而且其成本低15%。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材料》杂志上。 减轻混凝土重量对建筑来说是一大优势,开发...
前沿丨人们择偶更倾向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近美国一项新研究似乎肯定了这一说法。这项研究分析了数百万对夫妻或异性伴侣的相关数据后发现,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而非不同的人。研究结果揭示了可能塑造人类关系的无形力量,对遗传学领域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美...
前沿丨“坏胆固醇”或有药可医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口服药物,用以对付此前认为不可治疗的“坏胆固醇”LP(a)。这种疾病主要由遗传引起,患者难以通过锻炼、饮食或其他生活因素加以控制。 LP(a)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一种,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可增加动脉堵塞或血栓...
前沿丨怎样发现AI有“意识”
如果人工智能开始有意识,人类能知道吗?日前,一支由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19名计算科学家、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意识理论的测试方案,即一份冗长的属性清单,以评测人工智能是否出现自我意识。 与人类大脑不同,人工智...
前沿丨性格随和者宜做火星移民
你适合登陆火星吗?对于那些焦虑、好强、压力大的人群,这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日前科学家公布了适合移民火星的“性格清单”,认为性格较随和的人群最适合。 該研究报告的作者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计算社会科学家,他们在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时,将未来火星...
前沿丨老年女性体重稳定可能更高寿
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项多机构研究显示,那些在60岁后仍保持体重稳定的女性更有可能活到90岁、95岁甚至100岁,也就是所谓的超长寿。与体重减轻5%或以上的女性相比,体重稳定的老年女性长寿的可能性要高1.2至2倍。相关成果8月29日在线发表于《...
科学探奇丨极地危机消失的帝企鹅
2022年有超过10000只帝企鹅幼鸟死亡。 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生活着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种企鹅——帝企鹅。这种古老的游禽成年后身高可达100~130厘米,体重可达20~45公斤。其脖子上长着黄色“领结”,后背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起路来...
封面故事丨科学家的精神财富
三年前的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三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
封面故事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是战略基石
5月30日,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首个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驾驶员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浩瀚太空度过一个特别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6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
封面故事丨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科技創新是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致贺信,在会场内外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阐明了当前科技创新之于人类和平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
封面故事丨新时代10年科技创新奠定高质量发展物质技术基础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科技事业聚焦“四个面向”、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封面故事丨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物理学研究什么”“化学研究要注意哪三个维度”“如何看待‘双碳’背景下能源科技的机遇与挑战”……7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进兰州大学,13名院士与兰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为师生们提供了精彩的科普知识讲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向师生...
封面故事丨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
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以及中國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
封面故事丨院士科普,来了
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干什么? 他们可能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可能在野外寻踪探秘,也可能在科考路上跋山涉水。不过,他们的工作不只是研究高深艰涩的学问,也会出现在你我身边,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他们的努力,点燃了无数青少年...
封面故事丨三个故事“求解”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之道
9月10日上午,2023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六届)在上海浦东新区东郊宾馆举行开幕式和全体大会。 在交流中,“科技创新与合作”不断被人们提起。而“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恰是本次论坛的主题。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总干事彼得...
封面故事丨巡天观雨有“双睛”
听到火箭点火升空的轰响,正在测试厂房检查数据的杨润峰百感交集。 “就像养育多年的孩子,突然间真的离开你了。”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这样回忆雷达上天时的感觉。 今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其主载荷是由...
封面故事丨为9A工位打造“超级大脑”
夏日的余晖洒向晋西北高原静谧的山谷,晕染了墨色的山峦。 从山腰向下望,一座高耸的发射架矗立在山坳,足有几十层楼房高,直插云天。这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工位——我国首个智慧发射场。 2022年3月29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浦江二号”和...
封面故事丨“天鲲”挖出新海陆
6月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港,阳光刺眼。来自中国的“天鲲号”,正在参与一场国际竞赛。 这里是国际疏浚热点市场,3家欧洲老牌疏浚公司的船舶均在此作业。它们和“天鲲号”共同承担阿布扎比港疏浚项目。 作为新加入市场竞争的“外来者”,“天鲲号”难免要背上...
封面故事丨千斤铝棒升温记
一根500多公斤的铝棒,从20℃加热到403℃,要求芯表同步升温,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9个小时——这是过去用电阻炉加热的时间; 10分17秒——这是联创光电超导技术团队的最新测试数据。 颠覆性的变化,源于自主创新。近日,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
寰宇内外丨成功获救的四大濒危动物
朱鹮 1964年后,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再也没发现过野生朱鹮,因此它也一度被视为是已经灭绝的物种。然而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对朱鹮的调查,直到1981年,野生朱鹮才重新被人类所发现。为了恢復朱鹮的数量,我国先后建立了13个朱鹮保护区,经过不懈...
真相丨雷暴哮喘刷屏打鼻炎针管用吗
家在北京的高晨今年30多岁,已有20年的鼻炎史,主要对蒿草和尘螨过敏。8月以来,她已经到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打了两次“鼻炎针”。打第一针前,高晨的眼睛已经肿起来。因第一针打完20多天后又出现轻微过敏症状,高晨8月底去打了第二针。“当时医院门诊...
聚焦丨暖湿化影响下新疆的水果会更甜吗?
站在杜民超的苹果园里,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他种植的果树上方都“穿”着一层“薄纱”,这是今年6月,他才换的新防雹网,上面有细密的小孔,可以兜住一些个头不大的冰雹。为此,杜民超每一亩园子的种植成本要多花7000元。 但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一场冰雹...
聚焦丨极端天气频发全球“粮仓”危机有多大?
极端天气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剧显现。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在8月9日公布的数据中就印证了这一点。作为亚洲基准的5%破碎率泰国白米一度跃升至每吨648美元,较去年上涨了近50%。 然而,这并非全球粮食安全受到考验的唯一信号。早于今年5月,...
专栏丨三年前,总书记这样说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年前的今天,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会上发出号召,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
专栏丨“科学与中国”20年:旧的回忆与新的起点
下了飞机坐火车,下了火车坐汽车,几番折腾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终于来到一所位于云南一座偏僻县城里的中学。此时,操场上挤着近千名学生,他在掌声中走上讲台…… 这件事发生在10多年前,金涌已经想不起那座县城的名字,却怎么都忘不掉学生们眼里的光...
专栏丨神秘月球南极,藏有多少奥秘?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8月20日发布消息称,其发射的“月球-25”号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联,任务以失败告终。 23日,印度发射的“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实现软着陆,并于24日释放“普拉吉安”月球车,踏足月球表面,开启为期1...
地球故事丨西北暖湿化是把双刃剑
近两年,关于西北暖湿化的讨论日益增多。随着西北地区暖湿化现象的凸显,一系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西北暖湿化被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现象的集成:青海湖水位回升、绿洲面积扩大、草场变绿和沙漠出现湖泊。公众甚至会好奇,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西北地区是否...
万象丨为什么鸽子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自己的家?
问个问题:当你平时出远门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后,是怎样回家的呢?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脱口而出:“导航!” 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现在地图导航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帮助千千万万个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小伙伴摆脱迷路的烦恼。 但是,在导航技术问世之前...
文化丨《奥本海默》之外的奥本海默
1943年的圣诞派对,是电影《奥本海默》里为数不多的欢愉场景。穿着长大衣的玻尔作为“圣诞礼物”现身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小镇,使“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备受鼓舞。欢声笑语之后,他对奥本海默说要谈谈“之后的事”。 在1945年7月16日的...
人物丨孟凡超:匠心架飞虹 联通港珠澳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一天对于总设计师孟凡超来说,尤其特别。 15年耕耘与浇筑,当这项由自己带领团队一笔一画勾勒出的超级工程即将通车时,孟凡超按捺不住的兴奋涌上心头:与桥梁结缘逾40年,他见证...
科学课堂丨只要简单几步就可以提取自己的指纹
桌子上殘存着一根还未舔干净的雪糕棒。 大潘:啊……小美,你居然偷吃我的雪糕。 小美:哪有啊,是旺旺偷吃的。(小美指着桌边的小狗。) 大潘:你这也太假了。 小美:说我偷吃的,你有证据吗? 大潘:证据?嘿嘿,你的指纹还在上面哦。 小美:这也能看...
阳光童书丨创造打动生活的小物件
图书名称:《乐高创意生活大冒险》 作者:英国DK出版社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88.00元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借助DIY,我们可以放慢脚步,享受悠闲的手工乐趣。手工制作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专注力和耐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科学大观园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32.56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科学大观园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科学大观园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