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代

阅读时代

2023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4.00 ¥5.90
目录

卷首语

把自己已有的阅读召唤出来
写作一定要训练,但更重要的是阅读。我在写作的时候老师曾跟我说:“如果你有十分的时间,六分用来阅读,四分用来写作。” 阅读非常重要,一个作家的写作,最后肯定会变成阅读式的写作。你要写很多的事、很多的人、很多的生活,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

看读天下

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感受这些力量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2005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个国...
书香神州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11月开幕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本届版博会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 版博会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国际...
来自草原与森林的音符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是我国北方的三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这三个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草原、森林、河流中,彼此之间形成了近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千百年来相互密切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共同创造了我国北方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嫩江流域的地域文化,...
今人为何读古典
所谓“古典”,指的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或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那么,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古人的经典呢? 首先,经典是历史沉淀的结晶,具有典范性。我国自古便有读经的传统,此处的“经”主要是...
让古巴雪茄走红的“朗读者”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古巴便开始生产雪茄。不过当时雪茄的销售并不理想,当地政府为如何推销雪茄而愁眉不展。就在此时,各工厂里涌现出的一批批“朗读者”,让古巴雪茄意外走红,继而闻名于世。 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诗人萨图尼诺·马丁诺...

开卷有益

昆虫脸谱
唱戏的有脸谱,生旦净末丑。昆虫也有吗? 儿时家旁的小河边,坡上遍长野苎麻。野苎麻叶上有一种淡绿色的昆虫,肥硕身躯,憨憨地趴在麻叶上,用手捏它时,圆硕的脑袋直摇,至今也弄不清它真正的名字,我们叫它“摇头瘟”。 “摇头瘟”,天生一副摇头否认的表...
原来,你是这么有文化的中国邮政
经常路过邮局,或者办理过邮政储蓄卡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中国邮政的标识和它的封面感到陌生,其实它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两大国宝文物。 何尊里有最早的“中国” 镇国之宝“何尊”是西周青铜酒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内底有铭文122字,其中居然...
古人如何观天看云识雨晴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常。通过看云,常常可以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对云的观测。《诗经·小雅》曰:“上天同云,雨雪氛氛。”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的确,冬季下雪之前,云层常常是比较均...
一幅耕读图
中国古代社会是传统的农耕社会,所以,读书人即使读了书,也不会忘记耕田。因此,“晴耕雨读”或者“亦耕亦读”,就成为一代代中国人、一世世中国家庭所躬行、崇尚的生活方式。如此,一代代延续下去,一个家庭即可称之为“耕读世家”。 此观念和行为,不仅落...
浮白载笔过重山
人生是一场在山谷间的飞行。飞入时是弩箭离了弦,昼夜奔驰;飞出后才觉如踏雪泥,已然过了万重山。 如果曾经经历的是迷茫,是困顿,是艰险,是不可绕过的诸多难题,下个路口究竟是因为什么而看淡、释怀的呢?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
“柠檬水”经理学
想象一下,你支起了一个卖柠檬水的摊子,因为你非常喜欢柠檬水,觉得这将是一个非常棒的生意。 一开始,你想要做的事情看起来很清楚。你去商店,买了一整袋的柠檬。你要把柠檬汁挤出来,加很多糖,然后加水。你准备好一张折叠桌、一把躺椅、一个水壶、一个冰...
走进《龙文鞭影》的世界
看到书名《龙文鞭影》,你认为是本怎样的书呢?有人认为是武侠小说,“龙文”是武功名字,“鞭”是武器,“影”形容招式快速,只见残影。有人说是“暗黑历史”,“龙”是皇帝,“文”是记录,“鞭影”就是在暗处的酷刑。还有人将“鞭”解释为“鞭策”,猜测是...
万物有灵 诗意邂逅
向往自然的瑞典人对木屋有着很深的情结,超过5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木屋。瑞典作家、生物学家妮娜·波顿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每逢暑假,母亲都会为她租上一栋乡间小屋,住上一段时间。母亲去世后,妮娜把其庄园改造成了避暑小屋。小屋坐落在一大...
《寻纸》不朽之事业,冷淡之生涯
汪帆女士的这部《寻纸》,讲述的乃是她历年寻访古纸作坊的经历。因为爱书之故,这部书的内容特别合我的口味。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到各地去寻访历史遗迹,也曾寻觅过古纸作坊,原本我想在寻访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到各地多参观一些纸作坊,之后将其结集为一本书,也将...
《雪山大地》闪耀着人性光辉
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以“父亲”20世纪50年代深入沁多草原、调查牧民生活为主线,贯穿青藏高原的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细致记载了诸多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描摹雪域高原沧桑巨变的同时,全景式展现了...
重返童年遇见“橘颂”
童年是生命的黄金,是人生的故乡。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沉潜六年带来的作品《橘颂》,讲述在一个春天里老文公带着一只叫橘颂的猫住进山里发生的琐事,勾连记忆与童年、自然与生态、人心与人性,探讨生活真谛,诠释友爱、天真、互助等。这本书为孩子们带去奇思...
四大名著长着“水草”
我很早便读四大名著,从小学到高中,从连环画到竖排版,许多内容至今记得,更能背出几句原文。不是刻意去背,而是读得多自然就形成记忆。年轻时读书只看故事而不看写法,对其中许多诗词更是直接忽略,一概跳过去。直到近日整理书橱,偶睁老眼重翻,居然发现处...

书伴人生

“多情人不老”成就百岁伉俪
“北有周有光,南有刘绪贻。”刘绪贻,1913年5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40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一直执教于武汉大学,是国内早期社会学家之一。 多年来刘绪贻著作等身,不少学术成果被中、英、美等多...
躲过了“秦火”的《诗经》
秦始皇焚书,《诗经》首当其冲。《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是由西汉毛亨、毛苌传下来的《毛诗》与史籍记载孔子所编纂的《诗》,文...
阅读是同万物的友谊
阅读焦虑,也许是物质丰富的代价。书籍匮乏的时代,人们对阅读的渴望不是格外强烈吗?以前,人们互相借书阅读,甚至有人从书店里偷书。今天有了各式各样的电子阅读器,蹲坐在地上读书的场景却不多见了。对读书和文学的提倡,似乎变成了人文情怀对技术时代的一...
旧刊物“瘦身记”
暑假里整理房间时,我发现阳台上的角落里还有一箱子旧刊物!这些刊物有我原来订阅的《读者》《特别文摘》,也有儿子订阅的《青年文摘》《意林》等。这些纸张有些发黄的旧刊物,在纸箱里睡了这么久,卖了吧,有些心疼,留着呢,又占地方。怎么办?我想出了一个...
再见路遥
第一次“邂逅”路遥是在赶集的路上。老家到县城有一段近十里的山路,由于交通不便,我们村子里的人到县城赶集都是靠步行。母亲带着我挑着沉甸甸的东西,行走在赶集的人流中,刚巧就遇到了同村的一个姑娘,她前几天和同伴摸黑到县城的电影院看了一部叫《人生》...
中年爱上读童书
读书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随年龄增长,所读书籍门类亦有不同:少年时爱读武侠小说;青年时喜好历史小说;参加工作后迷上人文社科类书籍。我从未想到过步入中年,竟然会对童书产生兴趣,先读后写,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我一直认为,童书是对成人无甚益处...

轻松悦览

鹿角立鹤:古人想象中寓意吉祥的神物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 唐代诗人崔颢这首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是我国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鹤,自古就被视为吉祥鸟,是群禽之长,向有“一品鸟”之称。在中华文化中,鹤文化内...
蒹葭苍苍 水湄歌唱
芦苇自古长于水边,就像鱼游在水里,鸟飞于空中一样,这是天性。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又叫芦、苇、葭、兼、蒹葭,世界各地,均有它们的踪迹。它们与江河为伴,与湖泊为邻,与湿地为友。自古以来,它们尽忠职守,精神振奋地立于水边,用勃发的激情...
解答幸福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物质上的享受,有人说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有人说幸福是心灵上的愉悦,有人说幸福是功成名就,更有人说幸福是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其实,“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幸福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古今...
舌尖决定笔头
海明威爱吃什么呢?《老人与海》里,圣地亚哥老头在海上对付文学史里最有名的大马林鱼,同时吃金枪鱼充饥。海明威写得很细:从鱼脖颈到尾部,割下一条条深红色的鱼肉,塞进嘴里咀嚼。他觉得这鱼壮实、血气旺盛,不甜,保留着元气。临了还想:“如果加上一点儿...
走过蓝花楹梦幻的街巷
蓝花楹引入本地并且广泛种植,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它绿荫如伞,叶纤细似羽,蓝花朵朵如纯青的炉火,观赏价值高,适合庭院绿化,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成为城市街道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 蓝花楹之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除了美丽诱人的花色,也和它的开花时...
李渔的窗子
李渔的人生有一大恨。 当年他住在西湖湖畔时,很有些想法:买一只画舫,旁的不求标新立异,只需在窗子上做做文章。在《闲情偶寄》里,李渔把他的设想写得清清楚楚:画舫四面包裹严实了,只在左右两侧留下虚位,“为‘便面’之形”。“便面”这个词听起来有些...
“众筹”来的词典
1879年,詹姆斯·默里收到牛津大学出版社邀请函,请他主编《牛津英语词典》。 来到编辑部,默里方知自己接手了一个棘手的工作。因为工作异常繁复、琐碎,前两任主编先后辞职,留下一堆杂乱无章的资料。默里扛起了这个重担,凭借超凡的语言文字...
叶圣陶起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公立小学时,章伯寅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就取‘秉臣’为字吧!”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和平光复”。第二天,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
汪曾祺画“奇”梅
汪曾祺先生不仅写短文拿手,作诗与画画也秀逸婉约,惹人喜爱。 汪曾祺与著名作家邓友梅先生是好朋友。当年,邓友梅举办婚礼时,汪曾祺在外地没能参加,这让他深感遗憾。回来后,汪曾祺立即画了一幅画赠送给邓友梅作为贺礼。因为邓友梅的名字中有一个“梅”字...
足球场上的草为什么一深一浅
观看足球比赛时,细心的朋友便会发现,球场上草的颜色,总是从左到右深一块、浅一块。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深绿色和浅绿色相交的方块“花纹”,被称为阴阳线。设置阴阳线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尺寸,对标准足球场来说,就是每隔四米草的颜色变化一次。 让草坪呈现...
猪血在故宫古建筑中的科学运用
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雄伟壮观,里面的油饰彩画更是绚丽夺目。这些油饰彩画遍布于故宫的立柱、门窗、斗拱、梁枋等木构件的表面,犹如华丽的外衣。而外衣的“内胆”,则是地仗。 地仗是由血料、砖灰、面粉、桐油、麻等材料调制而成的灰浆层层叠加而成。地仗包裹...
星球地名里的中国元素
在古代中国,人们就开始对星空进行探索,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近代中国一开始并没能在航天领域大展拳脚。 目前,月球上有35个含有中国元素的地名。但是,在这35个地名中,有15个并非由中国自主命名。2007年以前,中国并没有直...
“一日一钱”与“五日京兆”
“一日一钱”与“五日京兆”,这两个词语故事是用两条人命换来的。 “一日一钱”说的是宋代张咏在任崇阳知县期间,有个县衙库吏,为人奸猾刁巧。一日,这个小吏利用看守库房之便,将盗取的一枚铜钱藏于帽檐之下,被人发现。张咏升堂判罚杖责二十,小吏不服,...
无处不在的服饰词语借用
“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屡见于媒体,生动地体现出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和干劲。袖子本来是衣服的一部分,为什么能形象地反映出人的内在驱动力呢?这就充分说明了服饰文化广博的覆盖性和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借用服饰来阐...
但是还有书籍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
红柿如焰
灰白围墙下,柿子树落光了叶,残留半树红扑扑的柿子,看起来水灵细嫩,吹弹可破。一个鸟儿啄了,或是风刮破的柿子只剩下一半,流溢的果酱凝固在枝头,弥漫至甜的味道。 冬天凸显朴素的本色。秋天的繁华精彩落幕,最后一片黄叶追风而去,大地一片狼藉。红嫣嫣...
山衔好月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南飞的大雁能带走我们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又总是会衔来一轮明月。自然中的一切,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着,在来去的中间,需要我们慢下脚步,用心品味其间的美好。 我家门前有一块小小的菜地,我并不太会打理,然而,...
骂鸭与治病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人偷了邻居的鸭子煮着吃,后来浑身长出鸭毛,刺痒难耐。梦中有人告诉他,这是对偷东西的惩罚,无药可医,只有让失主痛骂一顿才能痊愈。可是邻居向来宽宏大量,平常丢了东西,从没骂过人。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邻居说...
伪素颜
素面朝天的女人,若是越看越耐看,有可能是一种伪素颜,其实化了高级的妆,这妆不仅包括脂粉,更有学识、修养、眼界生成的品位。 伪素颜的艺术,亦是越看越有味道。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荷花》,短短三百余字,无一句华辞丽藻,先写在缸里怎么施肥、种藕、注...
“不语”的节操
房琯曾做过唐玄宗后期的宰相,还是正谏大夫房融的儿子,尽管如此,他早年的仕途也并不顺利。 一开始,房琯是在冯翊郡所辖的一个县里当县尉。一次巡查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名叫党芬的人,正在路上骑着马横冲直撞。房琯很生气,命人把党芬从马上拉下来,不由分说...
想念一株植物
我想念一株植物,一株古诗词里的植物。江南庭院的一隅,只要有它飘逸的身影,就平添几分诗情画意。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就是一幅写意的画,画面清丽婉约。 庭前或院后,如果有一株芭蕉,再来一阵风雨,意境很快就出来了。风也飘飘,雨也潇潇...
解放的小贝
小贝其实不笨,就是学数学反应有点慢。 小贝的爸爸常在外地出差,妈妈平时工作也忙,所以,小贝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无人监管。 爸爸不放心,生怕小贝独自在家遇到什么危险不知道应急处理,又不会第一时间寻求援助;妈妈不放心,生怕小贝不专心学业,在家只...

阅读会所

“碳”眼观地球
作为身处元素周期表中第6位的碳,在地球万物演化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不论是宇宙大爆炸、地心之谜、板块运动、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还是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塑料污染、能源危机、新型材料……随处都能看到碳的足迹。在《碳如何玩转地...
正反妙镜
想必读者还记得,《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有这样的情节:贾瑞被王熙凤所迷而难以自持时,跛足道人出现了,他借给贾瑞一面宝镜,嘱咐他要看反面的骷髅不要看正面。道人本想以骷髅“专治邪思妄动”之症,但贾瑞受逆反心理驱使...
纸上变迁
20世纪60-70年代,我父亲年华正好,爱好文学,做民办教师和乡镇文秘之余,经常写一些新闻稿件邮寄给县广播站和报纸。初稿写在用过的纸页背面,再次誊写时,再换成单位用的通信稿纸。也许受了父亲启发,也许时代变迁的脚步在我生活的西海固太慢,20世...
我读过的那些书让医学课变得有趣
王雪芬,是浙江一所著名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浙大医学院的教师。她酷爱读书,被称为“朋友圈里写书评最勤快的人”,也深受医学院学生的喜爱。她能从欧·亨利的名篇《最后一片叶子》讲到肺炎的不同表现,从鲁迅先生的胸片看结核病的发展……以文学滋...
书语星辉
每天坚持至少两个小时的阅读是什么感觉? 真考验一个人的毅力。时间可以抻长疲倦的长度,像一根细细的弦绷紧了就会失去弹力,心思一旦落入文字的世界,被挤压的思维越多,心思就越沉重。当心灵与脑海已经盛满了丝丝缕缕的精灵碎片,与它一起浮现的还有碎片击...
花木间的智慧
《花木间的智慧:民族植物学自然笔记》是国内民族植物学领军人物龙春林教授的最新力作。书中,作者以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了他多年行走边疆,就民族植物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展开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将西南地区十个少数民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展现出的智慧...
哲学家的高明之处
大概十年前吧,我关注了一位目前已经断更两三年的微博博主,她家里养了一只红色葵花鹦鹉(这种鹦鹉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那只鹦鹉特别有主意,比方说它喝水不爱用自己的碗,而是要抓着茶壶往嘴里倒;它吃甘蔗爱站在垃圾桶边儿上...
他们,都是旧相识
这是一部中国人物的散文集。有历史人物,有小说人物,我当然一个也不认识,但我又分明觉得与他们甚为熟悉,恍如左邻右舍一般。他们当中,有大儒,有文豪,有革命家,有修行者,有暴发户,有大国名医,有名媛才女,有英雄俊杰,有帮闲小人……我与他们邂逅在书...
怒江边,书香把梦想送往远方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端。在这里,有一间名为“半山花语”的书屋。书屋的主人甘文勇说:“我通过读书、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想通过这个书屋向我的故乡人传达——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秋...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0.8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阅读时代

杂志价格:¥5.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阅读时代

杂志价格:¥5.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