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代

阅读时代

2022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4.00 ¥5.90
目录

卷首语

阅读是一种打开
看书和看电影、看短视频都是“看”,但相差极大。这个看似常识般的废话,其实揭示出媒介对我们的“阅读”有着深刻影响。因为“字书”不是facebook,它总是在一定厚度中按照某种线性秩序得以展开。一行行,一页页,我们的眼睛、心灵和思维随之流动,这...

看读天下

让科学阅读成为“必修课”
在今年高考引发的议题中,科学阅读成为新热点——在12个省份选用的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三则材料中,有一则选自科普作家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的科普文章。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可能还是1999年的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之后所...
中蒙签署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
中蒙签署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 6月24日,中蒙双方以交换文本的方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与蒙古国文化部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中蒙双方约定在未来5年内,共同翻译出版50种两国经典著作,为两国人民奉献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
湖北: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启暑期游学记
湖北: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启暑期游学记 为满足“双减”政策后的广大小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培养激发小读者的求知欲、丰富学识,今年暑假,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启了“暑期游学记”活动,吸引了众多小读者的参与。 7月15日下午,少儿馆组织40余名...
在图书馆里跨国旅游
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地区,有一座百年图书馆——哈斯克尔图书馆。 哈斯克尔图书馆脚跨两国,一只脚在美国,另一只脚在加拿大。地面上的那条黑线——一条不透光胶带——就是两国边界线,将美国佛蒙特州的达比莱恩镇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斯坦斯特德镇分离开来。图...
学会读书,并不简单
青年同学们从小学而中学而大学,读书都读了十多年了,而我现在还是首先提出“要学会读书”,这岂不奇怪? 其实,并不奇怪。 学会读书,并不简单。而我个人在这方面也还是处于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的过程之中。 切不要以为“会背会默,滚瓜烂熟”便是读懂书了。...
关于阅读
01 关于阅读,我至今是一个老派人物,还死硬。我坚持认为,坐下来、打开书、一手提笔、边读边记是最佳的阅读方式。 阅读是容易产生快感的,快感来了,不管不顾,一口气冲到底,那个当然爽。我把这样的阅读叫做放纵式阅读,它的缺点是看得快、忘得更快。如...
假如“你读什么书”成为问候语
街坊邻里遇在一起,相互打招呼,多半都会说一句:你吃了吗?如果与对方比较熟稔,往往还会再问一句:吃的什么饭啊?问话的人,其实并不真想知道你吃没吃饭、吃的什么,更不是要请你下馆子。他不过是同你打个招呼,以表示友好。这是中国百姓生活中,一种很普遍...
来自母亲河的文明叙说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明。《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以黄河流域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为切口,从历史叙事和文化追怀的视角,详解器物之中的文化传承和血脉精神,绵密细致地勾勒出黄河文明的发展轨迹。 ...

阅读会所

找 书
书,我的生命! 看书,我的快乐! 书店和图书馆,我的天堂! ——这几句分行的文字不是诗,而是我8岁的孙女、非名人萌宝的“名言”。 2022年5月2日是节假日,萌宝由妈妈带着到湖北省图书馆看书一天。中午,两人吃了一顿面包。下午离开时,还借了一...
读懂大自然这本书
10年前的春季,我亲历的两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天上午,我携4岁小儿在北京莲花池公园转悠,于一汪小溪间发现有好些蝌蚪在游弋,惊喜异常。不成想,小儿竟漠然以对、无动于衷。我给他讲述少小之时我抓蝌蚪捉青蛙的经历,他眨着眼睛,像是在倾听一个...
用文学走出疫情
“今天,绿码红了,又或者是昨天,我也不清楚。”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摘下口罩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是绿码。’” “绿色的健康码总是相似的...
读书,仍为读懂人生大格局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可以益智、养心、美容,所谓的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躁气、俗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灵气、清气。 如何读书?古往今来,论述者不计其数。精读也好,略读也罢,...
善读与善行
有人问余秋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他斩钉截铁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初闻,觉得这解答别开生面;细品,不禁拍案叫绝:原来,在真正的行者心中,行万里路,就是沿途阅读无限风景,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卷内容丰富的书。 余秋雨...
英雄之城绘英雄
我的绘本《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2021年12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看着大红的封面,内心非常感慨。本书以100幅画稿+文字的方式,分为临危受命、共渡难关、战疫曙光三个部分。此外,还附录战疫心语,收录了武汉战“疫”期间,不同群...
生活和知识是作家的两片海洋
怎么定义一个作家?你是谁?你是一个捕捞者,一个捕鱼的人。你的眼前应当是一片汪洋大海——生活的汪洋大海,而你是一个永远驾着小船在海上捕捞的人。 你用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灵,不分白天黑夜捕捉着:两个恋人谈笑对话,一个猎人空手而归,一群飞鸟飞...
书屋里,“农”味浓
春光里,菜地忙。匆忙吃过午饭,赵学成忙里偷闲,翻看起一本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书。“现在种蔬菜,技术是关键。”到农家书屋阅读,或者借了书带回家看,已经成了赵学成平日里的习惯。 今年53岁的赵学成,家住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村里的农家书屋,...

开卷有益

便利店的心理学
1927年,美国的南方公司首创便利店原型,1946年更名为“7-Eleven”,意思是该店的营业时间由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1点。1974年,伊藤洋华堂将其引入日本,并将营业时间变为24小时全天候。此后,这种“24小时便利店”风靡全球。 这种...
图书帮助美军打赢“二战”
“二战”期间,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合作实施了“军供版图书”项目:为参战美军提供小巧轻便的特制平装书。至“二战”结束,共有1200种、1.2亿本军供版图书诞生。这些图书为美军提供了珍贵的精神食粮,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也使《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一批...
古代读书人的向往成为“文正”公
唐代以来,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文化现象。文人入仕且官居高位后,大都期冀被皇帝赐封一个谥号——“文正”。但是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这个谥号把持得非常严格,轻易不许人。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博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都是当时朝廷高度认可和文人...
知足
海边,有个年轻的渔夫,捡了一条遗弃的漏船,补了又补,可以乘它出海打鱼了。每天唱着歌出海,即使空网而归,下了船,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唱着歌,依然非常快乐。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后,总是忙着算今天赚了多少、失了多少,整...
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
三十年前,听朋友讲起他的农民老父亲。这位老父亲一生赶牛车、赶马车,没有坐过汽车、火车。后来,在城市读完大学又找到工作的儿子决意请父亲坐一次火车,并告诉父亲要坐快车。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火车还分快慢,就问儿子快车票便宜还是慢车票便宜。儿子答,当...
《容斋随笔》: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
《容斋随笔》是毛泽东精神生活中的一位“老友”。1944年7月28日,毛泽东曾致函谢觉哉:“《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之后,谢觉哉在同年9月、10月的日记中留下多篇阅读《容斋随笔》的心得。1959年10月,毛泽东出京巡视亦携带《容斋随笔》。1...
永不凋谢的奇葩
往事记忆犹新,40多年前,我拥挤在武昌水果湖街头“读报栏”争看徐迟先生《哥德巴赫猜想》的动人情景,至今难忘。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如此欢迎徐迟的科技报告文学,因为它形象地报告了一个历史新时期的到来,高高竖立起一块新时期报告文学史上的新里程碑。老...
《雪国》的诞生真相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这是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第一句。小说以穿过县界的隧道为开始,暗示着空间的转移,目的地“雪国”则是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雪国》讲述的是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来...

书伴人生

杨慎与黄娥:珠联璧合的金童玉女
古代历史风流云散,但千百年前上演过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每一对琴瑟和鸣的良偶,都有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在岁月里闪着熠熠动人的光彩。 杨慎与黄娥就是珠联璧合的一对金童玉女,一个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一个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夫妇在诗词领域成...
揭开白居易的“B面”
在大众印象中,白居易曾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诗作,是才气过人的“诗魔”和“诗王”。但你了解他鲜为人知的“B面”吗?1.自恋——朋友圈自拍“文案大师” 如今,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热衷自拍记录生活。一张精心修饰的自拍照,...
韩愈:在绝望中踽踽而行
十九岁韩愈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山水云泉皆有韵味。因为年轻,无论曾经有过多少苦难,总是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就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想,觉得自己参与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
什么是文学的真知
我不太愿意解释自己的作品,不太愿意给读者太多的诱导。一部作品交到读者手里时,应该有着百分之百的新鲜和神秘,需要读者来介入,来寻找。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玩的躲猫猫,作者躲起来,设置重重机关,然后等待最终被读者找到。而阅读,反过来,...
王安石与司马光谁说得更有理
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私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点。宋人说:“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皆同。”但他们在政见方面却几乎存在着全面的分歧:司马光维护祖制,王安石强调变法;司马光赞同“藏富于民”,王安石重视“富国强兵”;司马光主张“节流”,王...
江城“七愚公”的读书情谊
在江城武汉,有这样七位老人:退休前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读书迷。 从古稀到耄耋,老人们退休以后,还有余热,都热心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在武昌黄鹤楼社区的几次读书交友会上,七位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喜欢交流的老人...
一个95后的无人书店
在南京市鼓楼区的汉中门大街上,有这样一间无人书店:由报刊亭改造而成,24小时开放,店主只有晚上下班后才来打理一下,其他时间无人值守,全凭顾客自觉扫码借书买书。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嘿小狗·小书房”。 萌生开书屋的想法:4平方米,3...
用阅读陪伴女儿成长
我想给予子女的不仅是陪伴,更是有效的陪伴 从我女儿上小学,我开始有意识地与她一起读一些文学作品,这项活动大约持续了3年,之后由于我工作的调整而中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与学之外,在陪女儿一起读书时,我其实藏着一点私心:我时常幻想,当她成年之后...

轻松悦览

崇阳铜鼓: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
崇阳铜鼓于1977年在湖北崇阳县出土,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为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一、发现出土 1977年6月,由于连降大雨,山洪暴发,致使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沿河一带的田...
古代的气象观测技术有多先进
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观云测天的国家之一,即使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宇宙以及天人关系。 让我们一起翻开《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飞向古代气象那片辽阔的天地。 相风鸟P...
中国古代的毕业季
隋唐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日臻完善,科举考试时间也逐步规范下来。中榜之日,便是学子毕业之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毕业季。中国古代的毕业季活动很多,而且充满仪式感。 谢恩:尊师重道 学子中榜之后,首先要拜谢主考官,俗称谢恩。唐朝王定保《唐摭言》记载...
七夕,跟宋人去逛街
七月初七,是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每年七夕,这个仙女与凡人的爱情故事总会被人们称颂一番。近几年,随着线上、线下大小商家持续不断地造势,七夕成了浪漫的代名词,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牛郎织女也成为忠贞不渝的“爱情代言人”。七...
被汉字冲刷后的世界
一 日本考古学家从弥生时代古墓中,挖出一面铜镜,镜上有八个汉字:久不相见,长毋相忘。 那镜子西汉时漂洋过海而来,彼时日本尚在结绳记事,镜上的情话恍如天书。他们需再等900余年,从汉字楷书中搬来偏旁做平假名,从大唐书法中搬来草书做片假名,才有...
作为医生的契诃夫
“文学是我的情人,医学是我的妻子。”契诃夫曾如此不无戏谑地形容二者在其生命中的关系。 放眼世界文坛,有不少学医出身的作家,一旦走上文坛之后,往往会摆脱或终止行医生涯,从而心无旁骛地投入文学活动,而同样身为医生的契诃夫,医学和文学在其一生中,...
半个字的电报
1988年4月6日上午10点多钟,我陪同台湾的青年作家张大春到北京崇文门东大街22号,访问我的三妹夫沈从文,虽然大门上贴着“免进牌”,我们还是破门而入。 我向沈从文和三妹兆和介绍了张大春。三妹沏上一壶湖南绿茶。咱们坐下聊天,聊上一大堆旧事和...
知识分子的“战争”
1935年6月,鲁迅写《再论“文人相轻”》说:“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从圣贤一直敬到骗子屠夫,从美人香草一直爱到麻风病菌的文人,在这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遇见所是和所...
“囊中羞涩”主人很富
“囊中羞涩”典出元代阴时夫所撰《韵府群玉》一书:“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空恐羞涩。’” 原来“囊中羞涩”是主人好心,不想“囊”因为没钱而羞涩,才用一枚钱压着囊底,给“囊”以安慰。阮孚是晋朝人,一生都...
“三更”“半夜”原是两个人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两人都是宋太宗时的名人。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
“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
现在一要说什么微不足道的技能,就会用“雕虫小技”。那么,“雕虫小技”中雕的到底是什么“虫”呢? “雕虫小技”一词,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北史·李浑传》。李浑是北齐大臣,很有学问。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些人,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麟趾格》,并...
说说牙与齿
牙齿是人类和很多动物口腔内高度钙化的组织,是人类身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具有撕咬、咀嚼等功能,是天生的自卫武器。 牙和齿 人人都有牙齿,也都认得“牙齿”这个词。在我们的印象中,“牙齿”里的“牙”和“齿”是一回事儿。不过,古人所讲的“牙”与“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该怎么读
古装剧中,常有宣读圣旨的情节出现,太监或者是钦差大臣们宣读圣旨时,都会在正文前加上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观众虽然不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这句话是宣读圣旨...
一只饥饿的老虎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 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断崖边上。 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说说那个爱弹琵琶的李龟年吧。《云仙散录》中讲了李龟年的一个小段子,颇有点《世说新语》的味道。一日,李龟年至岐王李范宅,恰逢两名女乐师隔帘弹琴。他听了一曲,笑着说:“弹琴之人的故乡,一秦一楚。”大家都不信,只有李范拍手大笑说:“先生果然高明,...
古诗里的儿童之最
最聪明可爱的儿童。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诗人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将儿童的天真无邪巧妙入诗,描写了两个童子晴天坐在渔船里,收篙停桨撑开伞当船帆用,让风吹着伞前行,真是聪明可...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0.8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阅读时代

杂志价格:¥5.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阅读时代

杂志价格:¥5.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