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创刊于2015年,原名《遗产与保护研究》,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的价值分析、前沿理论...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专题: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内生型产业遗产及其分类研究
摘 要:“内生型产业遗产”指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本土已经存在的、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产业相关遗产。内生型产业遗产集中呈现了古代中国特色的技术类型和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产业遗产的历史性和丰富性,与其他时空框架下的产业遗产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学界鲜见...
河南地区古代铁矿冶遗址的现代阐释与思考
摘 要:古代矿冶类遗址自身的特点,使得对其发掘和认知存在诸多不足,也制约了对于其研究、保护及展示工作的开展。文章对河南地区铁矿冶遗址的阐释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典型矿冶遗址阐释过程中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从阐释方向、阐释的主...
传统手工业类活态遗产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
摘 要:位于四川省合江县先市镇的“先市酱油酿造作坊群”是“传统手工业类活态遗产”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先市酱油酿造作坊群”的详细调查与持续跟踪,分析其“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结合、人与自然长期互动、持续演进”等典型特征,提炼出“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
郑州国棉三厂纺织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析
摘 要: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求富”、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的重要工业类型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6大纺织工业基地中,郑州国棉三厂是其中规模较大、质量较高...
欧洲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摘 要:水工业遗产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克服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卫生危机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介绍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及欧洲部分国家在水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聚焦这一此前鲜受关注的重要工业遗...

案例分析

新增地物对文化遗产地颐和园的影响:基于空间信息的认知与应对
摘 要:人类建设行为对文化遗产地保持其原真性与完整性构成挑战,需要加以严格控制新增地物的数量、高度和密度。如何理解并应对建设行为对于文化遗产地的影响,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科学与政策问题。基于空间观测信息,文章从颐和园缓冲区新增地物变化及其...
明十三陵遗址生长树木受力及破坏分析
摘 要:作为世界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明十三陵具有极高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文物、文化价值,其核心遗存13座帝陵中有12座存在文物本体上生长树木的情况,造成方城、宝城砖石墙体的多种残损和持续增长的、不定性的安全威胁。为解...
浅析叙事学视角下遗产的数字化展示策略
摘 要:古罗马浴池博物馆在数字化展示的叙事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展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用的必要性与不足,基于叙事学视角,通过对古罗马浴场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应用的案例分析,总结了遗产数字化展示方面故事化、人物化、语境化的应对策...

特稿

大家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遗产保护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启示意义
2024年7月26日,随着分别位于辽宁、河北、山东、上海的5处以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拓展为地跨四省一市,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遗产地、缓冲区面积合计超过4 000 km2的一个系列...
中国黄(渤)海沿岸候鸟栖息地保护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张正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鸟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国际鸟类学家联盟委员会委员,IUCN雉类专家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挑战与应对
陈耀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作为主要专家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世界遗产。现任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研究和培训中心(WHITR-AP)北京中...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
肖时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部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经验
吴其江: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管理及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地方实践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成功列入《世...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钮栋梁: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长期从事水鸟及其栖息地监测、保护及研究工作,在栖息地运行管理维护、互花米草治理、生态修复区岛屿营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08年起组织实施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控制与治理、...
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到世界自然遗产地
王小平: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从事鸟类、蛇类、植物、海滨动物等的基础研究,并致力于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宣教工作。2013年以来,主编出版了《蛇岛老铁山保护区鸟类图谱》《蛇岛老铁山保护区植物图谱》《绿野寻踪:蝮蛇...
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的申遗经历
王立军: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长期从事保护区的鸟类监测、保护工作,在保护区管理维护、生态保护修复、生境岛营造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20年组织参与实施南大港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被自然资源部评...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