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小作家

莫愁·小作家 (2021年06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学生必读
《莫愁·小作家》服务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兼顾高中学生。杂志坚持以文学给予青少年德育...     展开
原价:¥8.00   促销价:¥4.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丨悠游
倘若要论及这条街的妙处,最明显的感受是自在。任何时间来,都不会出现脚跟打脚跟的人潮如涌,尽可以在条状的麻石铺就的丈把宽的深巷里走得从容,背上不会因为燥热而出汗,边上没有导游举着小旗子插科打诨说着千篇一律的套话。当真是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的自然...
读·鉴丨文学路上的恩惠
叶弥,本名周洁。1964年6月生,苏州人,祖籍无锡。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4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成名作《成长如蜕》。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天鹅绒》《亲人》《钱币的正反两面》《桃花渡》等,长篇小说《风流图卷...
读·鉴丨沃土
天刚黑,农家的灶头做饭烧稻草,小风中刮过来一阵阵焚烧干稻草的香味,这是此地傍晚特有的味道,每次闻到这香味,对于生的爱恋便又增加几分。于是忽然起念,要去外面看看月亮底下的风是什么样的。 关上门,走出院子,回头看一眼院中的花、树和菜。半生搬家二...
读·鉴丨赶考,永远在路上
六月,是轻快的。 露珠刚好滴落在草叶上,泛着光芒, 微醺的阳光溜进木窗,落在睫毛上。 田园喧哗,豆角和茄子谈笑风生, 草木自由生长, 一只鸟停在爬山虎掩映的围墙上, 一起停下的,还有时光。 六月,是沉重的。 千千万万的孩子走入考场, 进行着...
读·鉴丨一路向前
五一假期里,家人一起看了B站发布的五四青年节演讲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儿子问我感受如何。 坦率地说,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生长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对人生的初步思考,与我们出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样板戏引导下形成的“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
读·鉴丨一本改变了我人生的书
经常被读者问懵: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你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本书?是的,大多数情况下,我都答不上来;即便回答,也只是随便用一两个书名搪塞一下。 此时,夜深了,坐在书堆里,我忽然想起伴随我四十多年的一本书。我已经舍不得、...
读·鉴丨口令:出门不管,平安回来
毛毛从四年级开始,从学校带回的家庭作业,就令我一筹莫展—— 算术:很难,我读不懂题意; 美术:有趣,像是看展,我们小时候学的是图画入门; 语文:能懂,但,一做就错…… 偶尔我自信心作祟,对毛毛的周记提个建议,次日一定得到最低分。我是在老家的...
读·鉴丨蝉鸣声声
十多年前的某个盛夏,我在蝉鸣声声中结束了高考。 走出校门,左拐,在报刊亭前停下,站在那里,翻看了半个小时最新的杂志。瘦削的老板低头看报,偶尔头也不抬地端起茶杯,吸溜着嘴,嘬一口茶。那是报刊亭的黄金时期,老板并不担心翻阅过的杂志无人购买,而大...
读·鉴丨甜甜姑婆
1 我背着书包走到西街渡口的时候,雨突然停住了。莹白的雨珠像一群快活的光屁股娃娃,在灰白菜叶上滚来滚去。西街渡口沿河是一大片菜园,听说街上卖的菜都是从这里长出来的。这个季节,茴子白最多。 船静悄悄地泊在湖边,四下空寂。该是开船的时候了,居然...
读·鉴丨先生屋
走进去,拐角的拐角便是先生屋了。老太指着一条弄堂对我说。 道了声谢,我走进弄堂。拐角的拐角,一间小屋赫然出现在眼前,屋檐下方的一块匾上工整地写着三个大字:先生屋。还没进屋,就听到里面有说笑的声音。听声音,像是一个女子在和一个老人寒暄。 不用...
读·鉴丨棋盘:山水的内涵
1 马陵山西麓,起伏的丘陵锻打了它的血气;骆马湖东畔,悠悠的碧波冶炼了它的性格。山水的情怀让棋盘坚强而又柔韧,让167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展风流。 我们和棋盘,是一个城市里比邻而居的两个小镇,是一个汉字的左撇右捺,是一家子各自生活的兄弟。像我...
读·鉴丨月亮
我是一个只需要很少很少爱的人。 幼年时托给舅妈照管,舅妈喜出望外:“用两个被子夹在中间,放在床上,她一动都不会动,头上帽子歪了掉下来也不用管,这样的小孩我可以带一百个!”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我的鼓励,舅妈后来开了一个幼儿园。 后来大了,寒暑假负...
读·鉴丨在路上
1 一九八八年,我在县城读初二,住校。家在乡下,离学校有六十多里路,平时忙于学习,很少想家,交通不便,一般不回家,坐公共汽车下车还得步行七八里路才能到家,回家大多数是因为没钱交生活费了。 那时是单休,周六下午放学后就得急匆匆赶去汽车站,春夏...
读·鉴丨苦楝
1 奶奶侧身躺在客堂间门口的一张木门板上,露出瘦骨嶙峋的身体。一个老医生正在给她做手术,大人们都围在边上,给老医生做助手。我牵着妹妹,站在场院的苦楝树下。妹妹在抽泣,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呢喃着“吓”。我内心也紧张着,小手捏成一个小拳头,屏着呼吸...
读·鉴丨后园
这是雨水的早晨。 我在五楼高台上。北窗外,一个大大的后园。曲曲折折的一池水,岸边一溜柳树。虽则刚从严寒的冬天走来,光秃秃的,但远远望过去,那些褐色的枝条竟都萌着一层嫩嫩柔柔的黄。 国画颜料中有一个美好的名字——萌黄,就是早春时节岸边垂柳刚刚...
读·鉴丨街头心理学
下班路上,甲乙同事在地铁口相遇。甲急急地赶地铁,乙紧随其后。 甲:你不是一直在对面坐公交车吗? 乙:是,我现在都从地下通道绕上去,不从地面走。 甲:这样安全,不用等红绿灯。 乙:不是,每次在地面上过十字路口,看到我要乘的车子一辆一辆刚好路过...
读·鉴丨芦竹是里下河的骨气
几场春雨过后,里下河的河流变得丰盈起来,潺潺流动,蜿蜒而行,流到哪里,哪里就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此刻的里下河就像一个妩媚的女子,翠绿的柳丝是她的长发,雪白的梨花是她的肌肤,粉红的桃花是她的笑靥,绣着各色野花的田埂是她飘拂的腰带。 当人们被鲜...
创·星丨写在大地上的承诺
2021年春节前,我给冯梅姗电话拜年。多年前我采访过她,当时她是常州金坛财政局的一名干部。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妇女干部,深深浅浅地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冯梅姗是其中一位。她常说一句话:妇女工作不是做一阵子,而是走到哪做到哪,甚至做一辈子,...
创·星丨一位老作家与孩子们的邂逅
张昌华先生是我很敬重的一位作家和编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曾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共事过八年。不过他入行比我早,我去的时候他已是编辑室主任,编过许多有影响力的书。昌华并非科班出身,却颇有学问。这个学问是他自己读书读出来的,也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所...
创·星丨银行卡上的钱“飞”走了
1 礼拜天中午,艾松跑到外婆家,把玩具往沙发上一抛,就急忙跑到厨房,“外婆,今天中午有什么好吃的呀?” “没有,你外公躺在床上生闷气,没去买菜。我早上出门有事刚回来,看时间不早也没来得及去菜市场。”外婆嘟着嘴,不开心地说道。 “外婆,外公为...
采·美丨枯叶蝶
枯叶蝶在飞舞 爱它伸展开来的天空 随它去映着弦月的溪涧 爱它细腻的触角 被它轻轻触动的每一缕光 在十里春风里 等雷霆盛大的夜晚 待它化茧出林间的闪电 抖落翅翼上银饰的粉尘 等花蕊的信号 在它的翅膀上展开波浪 枯寂而粗糙的叶脉 偷偷藏起它热烈...
采·美丨浓绿的季节
眼神奔放的兔子 在跟打着伞的蒲公英赛跑吗 浓绿的季节 敲响每一朵铃兰花 白天多出来的一个小时用来出汗 咬住嘴唇冲撞光芒 雨脚踩着大地的鼓点 星星的影子跳到孩子背上 真好啊,月亮仍旧那么高 灯火却低低的 仿佛伏在黑色牛蒡叶上的萤火虫 连沙堆和...
采·美丨家的三次方
爺爷奶奶是一次方 他们的故事 可以当小说来写 爸爸妈妈是二次方 如果相亲相爱 就像他们一样唠唠叨叨 我和弟弟是三次方 一个在梦里放飞自我 一个在枝头叽叽喳喳 我的家不是单一的爱 是爱的乘积 是爱的三次方 唐宇佳: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
采·美丨心事
雨就这样闯进来 洗刷昨日陈旧的影子 洇湿的部分 破开潮湿的心事 还有多少驿站开启 安放日子里的哀伤和喜怒 此刻,我依旧低着头 在模糊和清晰之间踌躇不已 一汪浑浊的水坑 复制了生活的涟漪 风看似不经意的多此一举 却让一片叶子 轻柔地覆盖了另一...
采·美丨猜不出谜语的冬天
北风打了很多谜语 给冬天猜 冬天绞尽脑汁 一個也猜不出 一夜间 愁白了头 张业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Merryhill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四十余篇(首)。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采·美丨母亲的识趣
去年夏天,我和几个骑友环舟山骑行,正好朋友们开车,所以带妈妈一起游玩了。 看到朋友们录的妈妈爬普陀山的视频,猛然觉得妈妈老了,一直还以为妈妈是个健壮的不老人,终也有苍老的一天。好友轨迹说:你妈妈跟我们出发的时候,拉着我衣服偷偷跟我说,我家小...
采·美丨榴花开欲燃
黄昏展卷,醉心于老树画画中的题词:门前无边青麦,有鸟风中徘徊。此心念念在远,墙头石榴花开。 浅夏时光,正是石榴花开的时候。火红的石榴花挂在枝头,闪烁于葱蓊的翠绿之中。一朵朵红萼流光溢彩,像极了一团团燃烧的火苗。那份鲜艳夺目,那份生机勃发,叫...
采·美丨菊花旁,喝杯菊花茶
“二姑娘,你家阿婆身体还硬朗不?” 邻家爷爷的问话,跳过一朵又一朵盛放的菊花,从田埂的那头漾过来,正好落在二姑娘放牛的牛背上,还有点一唱三叹的余音呢,把牛背上单脚站立的白鹭,吓得扑棱棱地飞走了。 “多谢您记挂,阿婆蛮好的呢。您有时间就到我家...
采·美丨三月的风吹醒那个少年
家门前有一片竹林,茂林深篁,曲径通幽,每每行于其中,常流连忘返。近来又多春雨,雨后,竹叶缀着颗颗水珠,压得平时笔直的竹竿微微弯腰,煞是好看。 今天又是三月雨停,空山新雨,满目清新。在竹林里散步,我甚至能听到竹林中噼啪声不断,大概是竹子节节拔...
采·美丨断线的风筝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我离开故乡已三年。 家在长江之南,身处秦岭以北。今年的黄河两岸,柳絮纷飞的时节来得有些早,也许是春天按捺不住寂寞,早早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头。春风吹过,万物新绿,而我在这干燥又热情的北方城市求学,...
采·美丨巧手小裁缝
咦?我刚一低下头,就发现裤子上多了一个洞。洞呈不规则状,周围都是纤维,根根炸开的样子,清风拂过,纤维张牙舞爪,透露出一种嚣张的气势,好像以前的杀马特造型。下午还是要上课的,我可不能就这样去啊。我打开衣柜,想找条裤子换一下时,才想起妈妈昨天把...
采·美丨我家来了个机器人
妈妈带回来一个圆圆的家伙,妈妈说它叫“地宝”,是我们的新朋友,能帮助我们打扫卫生。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它黑黑的皮肤,圆圆扁扁的身材,肚皮下装着一块蓝色的抹布,可以用来拖地,前端有两个可以旋转的刷头,是用来清扫灰尘的,肚子里面有个盒子,是用来...
采·美丨水火箭冲进了天花板
每当我走进卫生间,总会时不时看到天花板上那一块与众不同的板子,它凹凸不平,还有一个大大的缺口,总会让我想到那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几年前的暑假,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有个大叔手拿着一个水火箭,过了一会儿,水火箭竟然一飞冲天了,真是太神...
采·美丨神奇的车子
星期一的早上,外面哗啦啦地下着大雨,又得爸爸送我上学了,我们开车到了学校附近,好多车辆堵住了去路,我们只能坐在车里等着。 唉,快迟到了,真烦人,如果我们的车子能飞起来该多好呀!这样,爸爸只要按一下方向盘边上的一个按钮,车顶的天窗便打开了,出...
采·美丨让她三尺又何妨
砰!门被用力地关上,锁得死死的。我独自坐在房间,脑子里不断闪过刚才的场景。 我和妹妹一起坐在沙發上玩着玩具,妹妹突然摆弄起我辛辛苦苦组装好的建模,我很生气,一把夺了回来,然后我们就开始吵了起来,像两只互啄的公鸡。等妈妈赶到现场时,我们俩已经...
采·美丨记性
三岁的娃看到老,这话在德子身上最能得到印证。 搁别人身上,说不通。女大还十八变呢。 德子是三岁啥样,三十岁还啥样,鼻涕经常流过了河——小城人的说法,指鼻涕流出来不晓得擦,直接過了嘴巴。过不了嘴巴的,都被德子的舌头伸出来一卷,舔个干干净净。 ...
采·美丨一个陌生妇人
那阵子,家中光景十分惨淡,才入秋,畈上的晚稻还未收割,妈积劳成疾以四十九岁的盛龄撒手西去。彼时我刚刚成家,跌跌撞撞忙完妈的丧事,即为生计千里迢迢去了东北。最后,安徽乡下那几间凄风苦雨的老屋里,只剩了九十高龄的奶奶,守着整日恍恍惚惚的父亲过日...
采·美丨神秘的大红猫
将近晌午,我和弟弟窝在被子里还是浑身冰凉。 弟弟突然掀开被子,脸几乎贴上我的脸:“哥,现在要是吃一块肉,就不冷了吧?”我的眼睛猛然发光,又立即发火:“切!做梦到外头去!”我伸头看了看窗外,一条狗都没有。 今天这么冷,妈妈还去赶集,会买什么呢...
采·美丨摆渡南方
他安静地倚睡在渡口的老木桩旁,小舟松松地系于木桩上,粗糙的绳头握在他的手里。带着青苔味的湿气拂过他的梦,渐起的潮声漫过温润的眼角。天边徘徊着几只候鸟,轻缓地绕过村庄,绕过渡口,绕过溆水两岸的山峦,又绕了回来,似是要和他一起无忧无虑地忘了南方...
采·美丨你闪耀青春的模样
亲爱的宝贝: 2035年的你已经21岁了,从幼儿园爱哭鼻子的小女生变成了落落大方的青年大学生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造就新青年。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期待你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2020...
采·美丨丁香小道
1982年的清明,雨花台树木葱郁,小径幽长。鸟儿掠过苍松飞过绿柏,在晨曦中留下声声清脆的鸣叫。一位老人在这苍松与翠柏间,虔诚地栽下了一株树苗。 老先生,我们这儿是不可以随便栽植的。雨花台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走了上前。 同志,我不是随便栽植。我想...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莫愁·小作家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莫愁·小作家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莫愁·小作家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