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3年09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艺术收藏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原价:¥18.00   促销价:¥10.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美学论坛丨语境中的美学突围
摘 要:朱光潜编写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学者编撰的西方美学史专著,代表当时中国对西方美学思想和美学通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我国美学研究史和高校美学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价值,长期被奉为西方美学史研究的经典教材。美学理论、美学...
美学论坛丨为人生而艺术
摘 要: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继承了唐君毅“为人生而艺术”的总体基调,指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并且尤为推崇道家(特别是庄子)视域下的“为人生而艺术”。奠定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理论基调之后,徐复观进一步以绘画和画论为中...
美学史研究丨论《文心雕龙》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及其原因
摘 要:《文心雕龙》在思想上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特点,尤其注重吸收道家的文化资源,其中体现出了天道自然、形神分离和审美本质三个方面的思想,并通过建构“原始要终”与“执本御末”的结构框架、阐发“折衷儒道”与“道体儒用”的综合...
美学史研究丨《舞论》与《诗学》之“摹仿说”比较
摘 要:亚里士多德《诗学》与婆罗多《舞论》都重视戏剧创作与表演中的“摹仿”,但《诗学》主要摹仿现实人生,《舞论》则摹仿“三界”与“情味”。从词源学上,希腊词mimesis与梵语词anukarana不同,在词源学基础上两种摹仿理论的内涵可分...
美学史研究丨从“灵晕”走向“救赎”
摘 要:“灵晕”作为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贯穿着本雅明的哲学研究。本雅明反复论证了“灵晕”在复制时代下走向凋敝的必然宿命,然而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人类感知方式由主体经验转向震惊体验,由复制技术造成的“震惊”带来的影响亦具有其两面性,因而...
美学史研究丨知识分子的“专业性”和“业余性”
摘 要:爱德华·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强调知识分子应该用“业余性”来对抗“专业性”,以缓解知识分子束缚于其专业领域,只为“稻粱谋”,不为公共事件和公理正义发声的冷漠现状。与之相反,托马斯·索维尔在《知识分子与社会》一...
审美视点丨网络话语的调性与无调性哲学
摘 要:现如今,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的第二现实。网络话语是网络社会运转中不可缺失的符号架构,亦是实现网络社会负熵化的潜在驱力,其公共性或许存在于类现实的实时交流平台中,如直播弹幕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四种直播弹幕的节奏分析,探索将网...
审美视点丨乡村文化空间的美学建构
摘 要: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大量攫取乡村文化资本与文化空间,除了造成了城乡文化的失衡外,其自身发展也不断受到阻滞,伴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如何建立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体系,实现乡村文化的多元建构?首先应打破以城市为价值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审...
审美视点丨抗战中的“抒情”之窗
摘 要:苏俄文学曾对夏衍产生深厚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契诃夫的《三姐妹》《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作品,能看出夏衍剧作主题、人物性格和对命运的关注具有的悲喜交融风格,进一步表现了夏衍对“小人物”内在灵魂的盎然兴味。本文通过探赜夏衍的世界观、话剧...
审美视点丨关于“金枝”信仰的文化叙事视野考察
摘 要: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巨著《金枝》以讨论阿里奇亚狄安娜神庙祭司职位的奇特承继制度为出发点,通过阐释神话、巫术等早期人类信仰及其相关行为模式,致力于从中发现一种普遍的意识原型。这一方面为人类学提供了书斋式思辨的策略,即通过...
审美视点丨从现代人体摄影看中西艺术观念的差异
摘 要:郎静山和安德烈·柯特兹作为同一时代的摄影大师,其人体摄影在摄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两位大师的人体摄影创作代表了各自的艺术观念,使其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摄影艺术观念。如果说郎静山的人体摄影注重画面整体意蕴的营造,塑造人体模特的...
美育研究丨“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
摘 要:“容貌焦虑”的产生是社会权力机制运行的结果。传统父权规范下的审美共识已然成为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操控着女性的身体实践。消费主义逻辑下,女性“身体”经由媒体的建构日趋标准化和符号化,为此“身体美学”也呈现出极端贫困的态势。面对大众审美...
美育研究丨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传媒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兴国的重要保证,学科竞赛在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应以创新型传媒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跨学科专业团队为抓手,组建创新型人...
审美与音乐丨论抗日题材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及社会影响
摘 要:抗日题材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及社会影响研究着力于探讨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创作中音乐为抗战服务的艺术功能和民族化、大众化的美学特征,以及音乐的戏剧性等主要特征,并探究抗日救亡题材艺术歌曲创作在鼓舞敌忾、促进社会募捐活动和推动艺术歌曲的...
审美与音乐丨贵州芦笙音乐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摘 要:芦笙是我国苗族、侗族、水族、瑶族等多个民族所演奏的一种传统风笛,是我国各民族在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的瑰宝。那一长一短的笛子,那悠扬灵动的乐曲,都让芦笙音乐独树一帜,将贵州各民族粗犷豪放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其音律的科学性和声乐的丰富...
审美与艺术学丨论傅山《作字示儿孙》的书学思想
摘 要:傅山作为明清之际享有盛名的书法大家,因华夷之辨的政治意识和明遗民的坚定立场,固守“以人论书”的书学传统。这也影响了他对书法审美风格的选择,他激赏以篆籀之法所表现的阳刚之美。基于此,傅山提出了“四宁四勿”来探讨阳刚与阴柔两种截然对立...
审美与艺术学丨奇奇·史密斯艺术中身体表达的媒材及意涵
摘 要:美国著名女性艺术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被《时代》杂志评为“时代100:塑造我们世界的人们”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以其对身体多样化的艺术呈现而闻名。史密斯独特的创作方式,为我们开拓了另一个阅读身...
审美与艺术学丨论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画外部物质性重构
摘 要:全球化艺术语境中,中国画的身份、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未来理想的多元方向,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艺术家与学者们对此考虑之底线当是中国画内外结构绝不应该分离。然而,其挑战与症结亦于此处汇集:传统观念认为中国画的图像资源、媒材、表...
审美与艺术学丨缪晓春《虚拟最后审判》对经典图像的挪用研究
摘 要:在经典图像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观念与思考,以此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是现当代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普遍方式。本文聚焦于当代艺术创作中对经典图像“挪用”的艺术现象,以缪晓春《虚拟最后审判》数字艺术作品为例,结合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从传播学视...
审美与艺术学丨浅析文伯仁《方壶山》的空间构造及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摘 要:艺术集中呈现了世界万物之美,艺术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自然美与生活美,能够将作品内涵以及作家的情感世界充分展现出来。《方壶图》塑造了一个浩瀚飘渺遗世独立的方壶仙山,也展示了传统中国画的美学价值,同时《方壶图》对于心灵上的空间塑造也...
审美与文学丨安房直子童话的物性书写
摘 要:“物”在安房直子笔下是具备生命力的本真存在:万物生灵彼此平等,彼此互化,共生于天地之间;“静物”作为“行动元”,化“被动”为“主动”,既能影响人物的成长,也能推动或阻碍叙事进程。此外,“旧物”中蕴含着深刻的日本“物”美学观念,“物...
审美与文学丨《岛夷志略》的异域书写
摘 要:成书于14世纪中叶的《岛夷志略》是一部真实记录元末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两次出海之行的纪行文学作品,其异域书写的前提条件以及所反映出的开放心态和书写立场鲜明地体现了元代纪行作品的特质。有元一代先进的造船技术,畅通的海路和汪大渊自身所处的...
审美与文学丨浅谈晚明传奇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摘 要:明传奇中以婚恋为主题的风情剧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风情剧的勃兴与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代表的晚明风情剧将自然欲求、情感作为人性本体,反对将天理、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作为人性之本体,彰显出以人为...
审美与文学丨踏开世间不平路
摘 要:众所周知,死亡是哲学和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当代作家迟子建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执着于对死亡的书写,她用温情的文字诠释着其对于死亡的睿智理解,表达着她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从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来解读迟子建小说《烟火漫卷》的死亡书写,在认识死亡、...
审美与文学丨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的叙事分层研究
摘 要:王小波《怀疑三部曲》之一的《革命时期的爱情》,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荒诞的性描写、革命时代的伤痕反思等受到众多学者青睐。尽管学术界对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的叙事艺术研究成果颇丰,但他们多聚焦于小说中叙事人称的转变,极少有人关注王...
影视美学丨电影的“隐在城市性”
摘 要:电影《爱情神话》凭借十足的“上海味”而出圈,在没有黄浦江、繁华的外滩、东方明珠这些显在“城市性”影像呈现的情况下,《爱情神话》转而描摹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话语权、市民性、文化习惯,把“上海味”刻画得入木三分。《爱情神话》对“城市性”的...
影视美学丨浅谈视觉文化视域下的2022年华裔家庭电影
摘 要:依托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语境下的创作逻辑,《青春变形记》与《瞬息全宇宙》将华裔家庭内部的情感关系视觉化,以媒介融合的方式挪用多元化的视觉符号并构建出华裔年轻人群体所认同的影像世界。数字化的奇观空间给予了空间表达足够的张力,同时也使观众...
影视美学丨类型范式的作者化重塑
摘 要:《断·桥》是李玉导演在商业类型片领域的一次勇敢尝试。在暗黑影调的气氛渲染中,由一座大桥的坍塌引出了背后的犯罪故事。在贴合犯罪片阴冷色调、快节奏剪辑等美学范式的同时,导演还以高度作者化的影像造型对犯罪类型范式进行解构,该片...
影视美学丨浅析雅克·塔蒂《玩乐时光》的声音设计美学
摘 要:法国导演雅克·塔蒂对世界电影史的贡献在于其作品开创了独特的实验性声音叙事艺术,他是一位个人风格强烈的作者性导演。塔蒂用声音区分不同条件、不同空间的社会生活,开发了喜剧声音设计的美学特点。他把人声淹没为环境声,试图让机器和...
影视美学丨从电影《绿皮书》看反种族歧视的艺术呈现
摘 要:《绿皮书》是导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反种族歧视的电影,影片揭露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中仍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以黑人唐和底层白人托尼南下巡回演出作为时间线,讲述了这两位主人公跨越阶级和种族的友情,和消解种族歧视的意愿。从...
影视美学丨《哭声》的民族精神寓言:空间·宗教·历史三重隐喻
摘 要:罗泓轸被纽约时报盛赞为“全球20位最有才华的年轻导演之一”,是韩国电影继奉俊昊和朴赞郁之后备受期待的新生代导演。《哭声》是他2016年上映的一部影片,在韩国及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电影中的空间元素、宗教元素和历史政治元素入...
影视美学丨探寻历史,铭记过往
摘 要:欧内斯特·盖恩斯是致力于追求和探寻种族历史的当代黑人作家之一。在《简·皮特曼小姐自传》中,作家通过一个百岁老人对其一生经历的回忆和讲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1860-1960年间的百年历史。探寻历史是为了铭记过往,...
影视美学丨赛博格电影《攻壳机动队》和《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改编特点分析
摘 要:随着春节《流浪地球 2》的大火,中国的科幻电影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如今我国科幻电影逐渐起步,其中众多优秀作品均改编自刘慈欣科幻小说。回看世界科幻电影,来自文学或漫画的改编优质科幻电影也层出不穷。《攻壳机动队》与《阿丽塔:战斗天使》...
影视美学丨《人生大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摘 要:空间是电影叙事的重要因素,它是故事讲述的基础,人物行动的载体,情感表达的渠道。空间为电影叙事提供更多的信息,体现影片的美学风格。《人生大事》以边缘化的殡葬行业为切入点,镜头游走在市井街头小巷,关注底层小人物的成长,涉及死亡、亲情、...
美学书评丨走近最可爱的人 感受崇高的精神世界
摘 要: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书信和日记合集。作者是著名革命作家和记者李蕤,收信人是具有进步思想和艺术修养的知识女性(李蕤的妻子宋映雪女士)。因此,作者在朝鲜战地写下的每封“家书”,都展开了叙事抒情,同行的魏巍曾开玩笑说:他的每封家书都是一部...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美与时代·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