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逃离大厂,职场人的困境与突围

2020年8月,周旭离开奋斗了7年的百度。

按规定,她必须在3个月内处理掉手里的百度股票。这些互联网公司用于激励员工的限制性股票,是她在此兢兢业业工作7年的最好见证。因此,直到3个月时限的最后关头,她才依依不舍地将其卖出。2个月后,百度股价冲上270余元。周旭无奈地发现,这让她间接损失了近百万元。

但现在看来,周旭又成功避开了随后一年的中概股暴跌,成功“逃顶”。如今,大厂被裁员、降薪、股价暴跌等消息缠身,被裁员的忙着维权、寻找出路;留下的员工也绝口不提“躺平”“反内卷”,战战兢兢地把握住手里的工作;局外人则调侃着大厂“恭喜毕业”的言论。这一切,让周旭这些见证过互联网大厂“黄金年代”的人备感唏嘘。

时代的波澜壮阔,投射到每个人身上,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象。不久之前,年轻一代还掀起过“晒大厂工牌”的风潮。胸前的工牌,骄傲地称量着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和职业前景。而现在,随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整个行业蔓延,这些曾经光鲜的奋斗者,变成随时可能被抛弃的成员。昔日笼罩在大厂上的光环,终究黯淡了下来。

大家开始相信,你再怎么兢兢业业、忠诚优秀,都是可被替代的,就像一只只蜂鸟,振翅悬停于空中。在这个不确定的、动荡变化的世界中,个体被连根拔起,“悬浮”起来,稍有松懈,薪资、生活、阶层、都将坠落山谷。

转型,爬出“工作洞”

崔微静的书房里,摆了一排老东家滴滴出行发的玩偶,军功章一般,见证着她在公司燃烧的青春。

她过往9年的互联网生涯中,似乎每一次选择,都踩中了时代的节奏。2010年,互联网还处在PC时代,她果断从顶级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到优酷,担任审计部高级经理。在共享出行大战最激烈的2015年,她又顺势加入滴滴,升至审计部负责人。这份工作,让她的能力、收入、视野都有了空前的飞跃。

职场的风光,没有降低生活上的失控感。家人生病需要照顾时,精力捉襟见肘的她,请个假都需要做很长时间心理建设。团队伙伴加班时,她连按时下班都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2019年3月,不愿再自我拉扯的崔微静辞掉大厂工作,加入明亚保险经纪(下称“明亚”),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这次转型,她称之为“自己扳了一下人生的火车道”。

获得“新人王”称号、入职第一季成为明亚资深合伙人、第一年达成COT、第三年达成TOT……崔微静扳过车道后,她的业绩如坐上“磁悬浮”般增长。而保险经纪人的弹性工作时间,也让她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发展爱好。

如今,爱上脱口秀的她会不定期到酒吧说“开放麦”。站在几十个观众面前,她会把自己生活里的小事写成段子,用幽默表达她对人生和职业的思考。

产品运营经理,是互联网企业的关键岗位,郭家旗原来也是其中一分子。1990年出生的她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连手机号尾数都特意选了标志性的“1024”——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进制单位。从校招进阿里,再跳槽到平安科技、字节跳动,郭家旗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大厂信仰”,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每天都是战斗状态,对速度的追求深入骨髓。员工就像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链条上的一颗颗螺丝钉,必须保持极度高效能的工作状态。那几年,夜里12点下班是郭家旗的常态,“大小周”制度也常常让人来不及恢复元气。朋友想约她吃个饭,即便“有幸”没被放鸽子,也要忍受她拿着手机,随时回复群消息的场景。甚至,她还会打开笔记本,在餐厅里旁若无人地敲起键盘。

“互联网追求效率,却也缩短了职场人到达瓶颈的时间”,郭家旗说,刚毕业那会儿好像有无穷的劲头,“通个宵”没什么影响。可随着年龄增长,她清晰感知到“拼不动了”。

2018年,她被送进医院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躺在病床上,她被一条公众号的留言击中:我们每天这么忙,到底在跟谁赛跑?在没完没了的加班中,很多人绝望地发现,互联网人不是干得越久越值钱。那条升值贬值的分界线,隐约间被划在35岁左右。年龄焦虑,成為弥漫全行业的集体症候。

郭家旗觉得,自己掉进了“工作洞”里——这是人类学家项飚提出的比喻:人们发疯般工作,就像跳进一个洞里,咬牙期待着数年后从洞里爬出去。他们坚信,幸福将在爬出洞穴那一刻到来。

幸运的是,她的手术很顺利,还有医疗险全额理赔。郭家旗突然意识到,保险这个有意义、有自由的行业,能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爬出“工作洞”的梯子?

花了5个月学习、纠结后,一直沿着大厂轨道行进的她调转方向,全职加入明亚。在强烈的目标感和执行力的驱动下,她的保险事业迅速取得正反馈,1年达成MDRT,第2年达成COT。当前,她打造团队的底层逻辑,正是借鉴自大厂的“中台”思维。她想要搭建一个敏捷高效的支持系统,支撑不同的伙伴以个性化的方式展业。

自律、自愈、自燃,郭家旗在保险经纪行业找到了价值与光亮。

网络上一直有个争论:年轻人该去一线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发展。对此,祁一鸣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位在北京城长大的年轻人“逃离”了一线城市,把家安在成都,过上了不那么“卷”的生活。

这个决定,一如9年前她从腾讯裸辞时的果断。2013年5月,祁一鸣走出腾讯大楼,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旅行。

回国之后,不再想做开发的她,放下了7年的技术背景,同样也放下了“一行代码影响100万人”的成就感,放下了改漏洞到凌晨4点的疲惫。她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当30岁的她决定做保险时,家人非常不理解:“辛苦把你供到复旦,不是让你去卖保险的!”这句话,反而激起祁一鸣改变大众对保险认知的责任感。可在执拗之余,她也有自己的顾虑。自己内向、脸皮薄,到底能不能干好保险?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