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逃离大厂,职场人的困境与突围

成为保险经纪人后,戴雪华拿出100%的热情,学习保险新知,积极开拓客户。在她心里,有对目标热切的渴望,有十足的内驱力,更有她笃信的观点:努力,就是最有效的能力和方法论。尽管转行之前她就有着良好客户资源的优势,但只在初入行时起“唤醒”作用,而要达到长期的绩优,依然要保持长期的学习、勤奋的汗水——类似那1万小时定律。

再回首,那些拼搏岁月里走过的弯路、穿越的迷雾、沾染的尘土,如今都已成为征途。

善意,价值向内看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刻在每个明亚人脑子里的观念。

2019年8月,崔微静约见了一位客户。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投机,客户也很认同崔微静给出的方案。当她们确定好投保方案,崔微静准备离开时,客户突然叫住她:“我怎么给你钱呢?”

“保费存在卡里就可以了”,崔微静微笑着回答。

“我是指我们交流这一个多小时的咨询费。”

这番对话,肯定了崔微静服务的价值,更让她备感温暖:“市场上是有很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为优质服务埋单的。”

2017年,牛亚芬回到成都做起了全职妈妈。在给家庭配置保险的过程中,她了解到保险经纪行业,而明亚开放包容的氛围,能够让她在家庭与事业间求得平衡,这激起了她试一试的想法。

加入明亚的那年,她就以优异的业绩荣升经理,第3年,她成为总监,创办“心至保险事务所”,开启“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从业至今,不论是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认知眼界还是销售能力和技巧,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明亚的5年时间中,牛亚芬已经协助3位客户完成重疾险理赔,理赔金额超过150万元,理赔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恶性葡萄胎等。每一次理赔,牛亚芬都全程陪在客户左右,协助客户第一时间拿到理赔款。

看着客户经历病情折磨后,收到来自保险的一丝安慰,牛亚芬很欣慰,也很自豪。保险这项向善的事业,激发她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在她看来,做保险不能总想着如何达成业绩,更要关注为什么选择这份事业,这种内心价值的确认,是一件更要紧的事。

在牛亚芬的经纪人生中,她也借帮他人解决“急难愁盼”的成就感,填补了日常工作的迷惘与困顿。借保险之力,丰盈自己的内心,这正是自洽人生的展开方式。

在大厂,郭家旗的成就感是产品上线、项目完成的集体荣誉感,而在保险行业,她的价值体现在真正帮助具体的人的成就感,更直接,也更加厚重。她曾为一位34岁的男士配置保险方案。在核保过程中,客户被查出有一次异常就诊记录,病例上赫然写着:患者自述出现血尿。保司查到病例后,直接给出了拒保意见。这意味着,这位男士以后的健康险都很难买到了。

事实上,这个就诊记录就是一场乌龙。那年,客户突然发现尿液变成了红色,而没有医学常识的他,并未将其和前一天吃下的大量火龙果联系在一起,便火速跑到医院就诊,留下了上述就诊记录。

但保司并不认可这些理由。可让一个34岁的健康人永远失去保障机会,郭家旗无法接受。她耐心和保司沟通,希望保司让客户复查,再给出承保意见。在她的努力下,保司同意客户体检,并采取加费承保方案。接下来,郭家旗又指导客户去医院体检,并一句句教他与医生沟通的方法……反复跟进、沟通1个半月后,保司终于同意该客户标体承保,免去加费。

这份获得感,足够支撑她未来的经纪人生。

转型,不仅仅是收入、职级上的攀登,更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充实,一份社会认同和心灵归属。保险深处的那份善意,正是心中的价值支点,让她们有条不紊地奋斗前行,从容舒展丰富人生。

借势,追上大时代

如今,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风暴似乎愈演愈烈。京东裁员、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等词条纷纷冲上热搜,在疫情的笼罩下更显得人心惶惶。

互联网会成为下一个传统行业吗?就像90年代的土木工程和新世纪初的外企光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以倍速快进,长得着急,忙于长个子,裤长总是追不上身高,身体长得不够结实。很多时候,会出现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版图快速扩张,业务方向不实的境况。如今,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意味着很难再回到当初那种快速而疯狂的造富状态,发展进入理性、健康的阶段,红利渐渐归于平静。

这些消失的红利,特指那些大厂中边缘化、不赚钱的业务。如果说大厂是一艘主航道上行进的邮轮,那些支线业务就是一艘艘小艇,负责多个方向探寻业务开拓的可能。这些游走的小艇,只有极少数能满载而归,其他大多数有去无回。它们遇到暗礁时,被抖落水中的大厂人需要爬到下一个有成長性的行业,“打捞”自己。

牛亚芬认为,在标准化流程、成熟体系下,大厂里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被随时替代。勇于走出来的大厂人,往往能凭借其优秀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在市场上闯出另一片天,“不要被自己的优秀所困”,牛亚芬说,与其被时代推倒,不如寻求自我颠覆,一步一个脚印,在时代的潮起潮落中把稳人生之舵。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做保险经纪人”,祁一鸣说,保险行业不是逃离现实的“避难所”,而是梦想家的新天地。曾经,祁一鸣也害怕公开分享,抗拒主动约人聊天,如今的她,经常在讲台上分享,一讲就是3个小时;以往,她也认为自由职业无比轻松,后来她发现,勤奋,依旧是成功路上最有效的打法。

坦诚地说,她的团队也保持着20%左右的人力流失率。他们或没有真正认可保险的价值,或留有退路,并未尽全力。在她看来,那些目标感强、执行力高的人最适合做保险经纪人。在互联网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会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保险经纪行业。他们一旦想清楚、下决心转变轨道,就能迅速成长,持续进步。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的游戏有明确的规则和边界,如传统职场内一级级向上攀爬,终有尽头;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抓住了需求的内核,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保险经纪人正是关于个体成长的无限游戏。

当下,保险是正在兴起的金融工具,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保险经纪行业,投向明亚,主动求变,将一场“淘汰赛”变成一出“进化论”。

今年初,戴雪华受邀在明亚上海分公司做了一次演讲,分享自己的转型与成长之路,会场座无虚席,互动热烈。这对并不擅长公开发言的她来说,又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心态的破冰。

从“沪漂”到保险大咖,一路走来,戴雪华就是靠这些关键抉择,实现了人生的非线性跃迁。在她看来,成长既要依赖自己的拼搏和技能积累,更有赖于大系统、全行业的红利。“选择决定命运,认知决定选择,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攀爬才有意义。”戴雪华动情地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这些定与静、动与变的抉择中,藏着迭代人生的底层算法。

(注:MDRT、COT、TOT均为寿险行业“百万圆桌会议”入围标准,也是保险营销员能力与收入的证明方式。)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4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