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机制的研究进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梳理总结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等作用,以期为临床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更加全面的现代证据及临床诊疗思路。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综述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3.02.02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是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异常缺血所导致的疾病[1-2],约占全部病人的80%以上,且常为首次发作的症状[3],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剩余1012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