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碳卫星”监测大气体现大国担当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利用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取得的观测数据,分析计算全球碳汇和碳排放时空分布的新结果,讨论我国碳汇变化趋势,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個具备该技术的国家。

这颗“碳卫星”出手不凡:2016年12月22日,它在酒泉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温室气体监测领域达到了先进水平;2017年9月,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问世,平均精度达到2.11ppm;2020年,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刘毅团队改进了数据质量和反演算法,将数据精度提升到1.5ppm,并获得陆地生态系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产品;2021年,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素材解读

1.科技兴国。(剩余153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