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艺术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小到大,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一幅画可以价值连城?为何几个颜色不同的方块就能成为一个流派的奠基石?其实,大多数人对于一件事物是否是艺术品的评判,并非来自自身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而是来自外界信息,如是否被某某艺术馆珍藏,是否获过某某比赛大奖,亦或拍卖价值多少。

处于多元价值观的盲目与苍白下,我们随意否定自身评判的价值,而将其被赋予的符号价值奉为圭臬,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的病态?就像《华盛顿邮报》曾做过的实验,邀请著名的小提琴家约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其间有1097人经过,只有7人选择驻足聆听,而她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座无虚席。(剩余123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