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形式”,还是“仪式”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什么同样是“轰轰烈烈的形式”,有的会沦为人人喊打的“形式主义”,有的却成为震撼人心的隆重仪式?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与形式之分,关键就在于“形式”是与内容相得益彰,还是喧宾夺主损害实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视为“形式主义”的言行,都有重“迹”不重“心”的特点,也就是处处留痕,时时留影,事事归档。(剩余684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