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和它的现实锚地
——王幸逸小说读后感
王幸逸五篇小说注重在历史和虚构中腾挪闪转,在现实与梦境、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来回穿梭,凝结成了巨大张力。作家在较少被书写的陌生领域中将佛法经文、诗词歌赋、轶闻掌故等融入文字中,用精致古典的语言、深沉绵密的叙事呈现了青年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结构,展现了青年写作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阅历较少的青年作家而言,从历史中选材是常用的方法,王幸逸也是如此,他将背景放在二战后的日本、1980年代的北京、千禧年的南方城镇等,小说人物往往是在大时代、大事件落幕后回归沉寂、庸常、平面化的日常生活,陷入迷惘之中。(剩余142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