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浮影与个人记忆

——访青年摄影师王翰林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韩:请问你为什么选择“翰林”作为创作核心?它如何连接个人经历、历史文献和当代社会意识?

王:我的新作“翰林计划”系列并非简单地将创作置于历史语境,而是从个人经历出发,延续了我近年来创作的核心方法——从自身发散,观察并体悟周遭环境与人交集互动中所触发的感受和灵感。这一次,我以“翰林”为主题,赋予其双重含义:既关乎我名字的象征意义与探寻自身身份,亦涉及它承载了当代社会对“翰林”这一文化符号的畸形化解读。(剩余569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