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桃花诗分析刘禹锡的讽刺诗及其影响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我国讽刺诗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出现。而对于刘禹锡的讽刺诗,历来讨论颇多,尤其是在《再游玄都观》创作之后,古人对刘禹锡讽刺诗的批评意味愈加浓厚。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刘禹锡的两首桃花诗以及其讽刺诗的形成原因与独特贡献,并对其后世影响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桃花诗;刘禹锡;讽刺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05—03

引言

讽刺诗的创作并不是刘禹锡一人专属,也不是某个朝代的特例,讽刺诗的出现可以一直追溯到《诗经》这里,例如,《伐檀》《硕鼠》等篇目中都反映了底层人民对剥削者的批判与讽刺,类似这样的讽刺诗历来颇多。(剩余470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