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印文化比较视角管窥5世纪“双飞天”形象的服饰符号及其传播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飞天”一词最早出现于《洛阳伽蓝记》,意为“飞翔的天人”,是古人在想象中构建的神灵形象。飞天的原型是佛教艺术中佛陀八部侍从中的两类,即“乾因婆”(Gandharva)和“紧那罗”(Kinnara),意为“天歌神”和“天乐神”,是佛国世界具有特殊职能的“天人”,而非泛指“六欲诸天”和一切能飞的鬼神。它们通常衣带飘飘,手中持有莲花或乐器等物,能够自由飞翔于天际,象征着美好、自由以及吉祥。(剩余7007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