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的路线图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说:“当下年轻人宁愿去做物业保安,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工厂了,这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年轻人不能老是去送外卖!”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让年轻一代愿意投身制造业,让他们在“家门口”接受完职业教育就能在世界名企就业,有高薪、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心甘情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发展也驱动了技术人才培养,能在中国实现吗?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教授马兆远所著的《智造中国》一书,开篇即提出了一个在我国、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等近些年面临的共同问题,那就是在完成先期工业现代化后,随着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先期工业流出,相关的工作岗位也随即流失——这一过程如果时间过长,又没有获得新兴产业的补充和填补,就会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剩余317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