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同音:抗战时期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人群体的形成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吹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集结号,中国各界精诚团结、共御外敌、挽救民族危亡。我国出版业遭遇战争浩劫,正常态势被打破,进入“非常态”的发展阶段。战争迫使出版业向中国内地迁徙,使原来的出版格局发生了变化。广西桂林居于西北与东南交通之要冲,邻近香港,交通便利。1938年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失守后,大批的文化名人、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先后疏散到桂林,加之桂林靠近广东、湖南等产纸地,较易获得印刷原料,而且当时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新桂系也实施相对宽松的治理政策,延揽和保护大批进步文化人士,从而使桂林成为大后方重要的出版业中心。(剩余115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