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地情结与家国情怀

——当代家族小说对黍离之悲的创造性重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鲁迅曾将民族脊梁、民族精神高度概括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他的“呐喊"声响彻整个二十世纪。汤因比提出以文明为单位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兴衰规律,并提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挑战-应战"互动模式。汉学家费正清以“冲击—回应"模式阐释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尽管后来有柯文等汉学家与之商榷,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西方刺激这一看法比较符合历史实情,国家的民族意识与国民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个阶段与过去有了巨大的不同。(剩余12292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