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创作室的趣人轶事(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接上期)
这16部剧目为:表现农村大跃进的歌剧《擂鼓台》(1958)、民间传说题材歌剧《阿诗玛》(1959)、民间传说题材歌剧《刘三姐》(1959)、民间传说题材歌剧《刘三妹》(1959)、未定名的河北农村现实题材歌剧(1960)、彝族民主改革题材歌剧《大凉山的春天》(1960)、描写我国运动员首登珠峰的歌剧《珠穆朗玛峰》(1960)、历史传说题材舞剧《敦煌的故事》(1960〉、表现新疆铁路建设的歌剧《两代人》(电影改编1961)、民间传说题材歌舞剧《摸花轿》(1962)、陕北农村现实题材歌剧《红梅岭》(1963)、旧社会煤矿工人斗争题材歌剧《阿凤》(1963)、民间传说题材舞剧《孔雀公主》(1963)、革命历史题材歌剧《青山长在》(改编1964)、古典题材舞剧《李慧娘》(1964)、描写抗洪斗争的歌剧《削峰曲》(《战洪图》1964)。(剩余25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