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螭吻:屋檐上的龙九子


打开文本图片集

螭(chi)吻,又叫鸱吻、鸱尾,明朝李东阳在其所撰《怀麓堂集》,写为“蚩吻”。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龙的九子之一,“口阔噪粗,平生好吞”,螭吻的形状像无尾的壁虎,喜欢在险要处处远眺,也喜欢吞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螭吻属水性,具有镇邪、避火的功能,因此在屋顶上安放螭吻饰物能驱邪消灾。紫禁城古建筑正脊(前后屋面坡的交线)的两端,就多有名为“螭吻”的龙形兽首,是紫禁城古建筑用于防火的镇物。(剩余1798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 伦敦
    艺术品鉴 2014年03期

    艺术品鉴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