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写实”与内相“失真”

——论王安忆“主观写实主义”的探索与限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写实主义”的概念最早是指19世纪兴起于法国的美术思潮,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客观观察对现实世界作真实的再现。文学中“写实派”的概念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戴季陶在《爱之真理》中对写实主义作如下定义:“今则所谓自然主义之文学,皆注意于断片的描写,徒然提一物一事,不判其美恶,尽力描写之,此所谓写实主义也。”[1]很长一段时间内,“写实主义”被视为“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同义词,要求作家排除主观臆测,对现实进行客观摹写。(剩余987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