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术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构建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究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价值,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33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周围血管疾病、内科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史)、病情资料(骨折类型、骨折部位、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和实验室指标(PT、APTT、TT、FIB、D-二聚体),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无DVT组。(剩余107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