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安三万里》对传统资源的转换及其文化想象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长安三万里》在上映后以其自觉的文化追求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引起了广泛讨论。“诗”与“史”的文化概念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也融入到了影片叙事的内在肌理,是支撑起影片美学追求的重要元素。然而对“诗”与“史”内涵探索的不足,使这种转换传统资源的实践呈现出一种“乡愁式”的文化想象,这虽然给现代观众带来了文化归属感,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剩余773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