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中的蛇类生存之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大约在650 0 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 千米的小行星落在了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引发了全球性灾难,被称为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这场灾难导致超过75% 的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就此终结。然而,蛇类却在这场浩劫中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并延续至今。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环境剧变:一颗小行星造成了灾难

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颗原子弹爆炸,在当时的地球上产生了巨大的灾难——引发了超级海啸;撞击将巨量岩石抛入大气层,形成了遮蔽阳光的尘埃云,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同时,印度德干火山群持续喷发,释放的火山灰与气体加剧了“遮阳效应”,阻断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些灾难引发了连锁反应:植被枯亡导致草食恐龙灭绝,肉食恐龙也随之消亡,生态系统全面崩溃……

在这近乎永恒的黑暗与严寒中,蛇类竟然成功地存活了下来。(剩余141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