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不是病,但需要节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张月燕(心理老师):

追星本质上是年少时对自己理想生命状态的向往。人在十几岁的年纪,容易将自己喜爱的、好的特质投射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明星本身就光彩夺目,加上被选择性呈现或被打造的人设加持,更容易成为被投射对象。追星当然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让人从烦闷庸常的现实中短暂抽离出来,为无处安放的情绪乱流提供一个喘息的空间;另一方面,极力亲近偶像的行为,会让人和偶像产生某种融合感,对方的强大和荣光似乎也成了追随者自身的一部分,让人感到更有力量和归属感。(剩余66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