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怎么个事?
——张老师的心灵驿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嗨,朋友,你有过那种体验吗?校园里,迎面走来相识的人,大脑会不自觉地在“打招呼”和“看不见”的选项之间反复摇摆,下意识各种装忙碌:或低头摸口袋,或翻看手机不抬头;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明明有正确答案却仍一秒“红温”,“发言羞耻感”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收拾利整地出门,对投来的注目总是很忐忑,既怕别人看见又怕别人看不见……如果你也如上所述,朋友,那你可能“偷感”有点重哦!
“偷感”是什么感?作为风靡年轻人群体的流行用语,“偷感”被用来描述一种稍显拘谨的生活状态和不够松弛的行事作风,意指那些不愿被关注、不喜被打扰、不想成为焦点的人,做事情总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剩余109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