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援摩走向深入,从“治病救人”到“医疗合作”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暮色中的摩洛哥塔扎,晚霞满天。第19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塔扎分队驻地的灯光依然亮着。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张爱敏,对着一份病历凝神思索——患者是一位106岁的老人,髋部骨折,若不手术,可能永远无法再站立。

然而,手术室的C臂机已坏了14天。在没有影像引导的情况下完成高龄患者的骨科手术,风险极高。(剩余5155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