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捧场制度和罐头笑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张佳玮

据说,大喜剧家莫里哀经常乔装打扮,去看自己的戏剧首演。还时不时左顾右盼卖萌不已:“这个剧,啊,是哪个家伙写的啊?”企图把场面盘活一点,以免死气沉沉。现场观众的反应很重要,往往能由此带动全场的姿态。

1830年,维克多·雨果的《欧那尼》初上演,当时浪漫主义者和保守派磨刀霍霍,各自发威。保守派们订了包厢却不去,到了场也背朝舞台坐着,表示“老子糟蹋票钱也不稀罕看!”;浪漫主义者们,包括大仲马、拉马丁、梅里美、巴尔扎克、乔治·桑、肖邦、李斯特、德拉克洛瓦这些人——现在都是满教科书乱窜、让学生们背得头疼的大神们,当时都还是风流不羁的摇滚青年——则卫护在舞台周围,为雨果,他们的浪漫主义领袖,声嘶力竭地叫好。(剩余1106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