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美好: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双重视角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历来有“批判说”“对比说”以及“儿童心理说”等,这样的多元探讨是有意义的,但就语文教学而言,也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不便。

这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状况或许与部分老师对文本的态度有关。在笔者看来,从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鉴赏力出发,结合作者生平、兼顾文体特征、尊重文本逻辑,乃是作品解读的正途,而在文本之外探幽索隐或无限延伸则是不足取的。(剩余226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