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月社演戏到国剧运动

——重审国剧运动的形成史及其戏剧史意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国剧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后发生的重要文学史事件。由于其与此前《新青年》倡导的戏剧改良运动存在明显的异趋或背离之处,所以遭到激进青年学子的抵制与抨击,甚至被贴上“反动”“复古”“国粹”等标签。不过,如果仔细盘点一下国剧运动的参与者及其相关人员,不难发现他们不仅不落后,反而是其时戏剧改良最进步的一批人,如胡适、徐志摩、宋春舫、张彭春、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等①。(剩余1713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