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的文人刻瓷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清代“康雍乾”盛世期间,三朝统治者深谙汉文化,对陶瓷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乾隆帝,非常欣赏宋、明两代的优美瓷器,凡过目喜之即兴提笔赋诗直接书题于瓷上并请能工巧匠用硬质工具将其雕刻,敷着墨色使其浸入瓷胎以呈现刻瓷艺术。由于皇权的引领,刻瓷艺术开始由宫廷向市井辐射,至晚清涌现了一批以刻瓷为业的职业刻瓷家,刻瓷艺术得到很大发展,其中装饰性作品逐渐增多,如花瓶、帽筒、罐、缸、盖碗、插屏、文房小件等各式器物走入寻常百姓家,也有些作品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再现了书画艺术精髓和神采,极具文人气息和艺术价值。(剩余315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