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北周“借材异国”之“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集部类的《后周文纪》提要对《后周文纪》的收录情况作出以下评价:“所录宇文氏一代之文,不过八卷,而庾信一人乃居五卷。次则王褒撰著尚十八篇,使非借材异国,其寂寥更甚于高齐。”客观上,滞北流散文人庾信、王褒二人的文集占了《后周文纪》的绝大部分,极大地滋养了北周本土文学的贫瘠土壤。(剩余481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