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两首山水诗中的反衬和兴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明代诗人赵以相的五律《早秋偶兴》和明末清初儒僧大错和尚的六绝《山斋晚坐》,都用了反衬的辞格。所谓“反衬”,即用事物的相对关系,采用和本体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衬托本体或主体事物,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早秋偶兴》的诗题意思是说因感初秋之景而寄兴。“兴”,即《毛诗》中所说的 “赋、比、兴”之“兴”。(剩余518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