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多维镜像

——论《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情感的三重性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饱含着他对童年的怀念与眷恋,但也暗藏着他对时代的反思与批判,《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篇文章中,“我”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厌烦”转为后来的“敬意”,然后“敬意”消退再次对阿长“厌烦”,最终因《山海经》事件对她又重拾“敬意”。(剩余431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