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抑或“效死”?

——儒家“国君死社稷”说辨正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礼记》有“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之说,从礼制的角度来看,大夫与士因有“三谏而去”之礼,不必死国。国君由于“国君一体”,则应有死国之义,此亦与《公羊》“国灭,君死之”之说相合。然“国君死社稷”并非僵化的礼制原则,其亦可权变,若能做到德如太王,则国君亦可去国。此外,因“王者无外”,故“国君死社稷”不可推致天子,天子无死社稷之义。(剩余1032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