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体、工夫、境界论山水画的审美与发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本体、工夫、境界很早就在很多理学、易学思想中得到体现。在心学中,本体与工夫内在合一,本体为工夫之依据,亦必经由工夫而现实地呈现,在此主客已泯然合一,本体呈现为境界。[1]儒家内圣之学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者相统一的转化,关键在于心和性,亦可称儒家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正视人的生命,它将人生视为成德的过程,终极目的在于成圣成贤。(剩余527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