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社区中的日常化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当人们为了看草间弥生的波点南瓜在人民公园内排起长队,为了体验“雨屋”让余德耀美术馆的门票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每年在上海举办的西岸艺术博览会、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也会出现人流攒动的现象,这些“热搜榜”上的艺术事件似乎给我们一种“艺术就在身边”的错觉,然而,这种热度呈现的究竟是人们对艺术的热爱,还是对奇观稀事的追求?回过来看,这终究是人们从日常走向非日常的行为,而当被问到“艺术在日常中究竟体现在哪里”,估计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剩余419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