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夜柠檬”事件谈心理账户效应下的消费逻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隔夜柠檬”风波与舆论分化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白之际,湖北经视曝光了蜜雪冰城某门店使用隔夜柠檬切片制作招牌饮品的问题。但令人意外的是,舆论并未如以往食品安全事件般激烈反弹,反而出现大量消费看为其“辩护”的现象,社交媒体上类似“四块钱的柠檬水,还用真水果”的评论屡见不鲜。

对比之下,同期被曝的黄焖鸡米饭则没有这种“幸运”,矛盾背后,折射出消费社会中的多重逻辑与群体心理的深层博弈,也对应了经济学中的重要结论一心理账户效应。(剩余204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