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与割裂:海峡两岸的双重赋格

——《百年中国新诗编年5 1957-1965》序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新诗的道路就像是一条流动的大河,有一泻千里的汹涌澎湃,也有静水流深的曲折回旋。其中,1957年至1966年,就是面貌独特的一个时段。概括起来,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的政治环境的突变。这十年中,两次全国性的政治运动极大地改变了诗歌的方向和道路,一次是“反右”,另一次是“文革”。1957年上半年,权威诗歌刊物还在刊登流沙河的《草木篇》

(写于1957年前)和公刘的《迟开的蔷薇》这一类作品,到了7月,风向即陡然逆转。(剩余2809字)

试读结束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