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距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完美的距离》

创作者 | 何尧天

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阐释:当观者与画面保持一定距离时,作品是常亮的,但当走到一定距离后,作品便会变暗,就只能看见相纸背面的针孔——这个距离就是我们到达完美记忆的距离。我通过穿刺的行为干涉将虚拟的影像转变为真实存在的物体,从而制造一种模糊与刺痛交织的体验。这是一种对于记忆的编辑,哪怕这些图像并不能治愈他们,也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颗种子,或许,这份记忆就存在于某年某月某日。(剩余146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