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沱江流域不同形态磷污染负荷时空分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了解沱江流域磷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可模拟不同形态磷在陆地迁移过程的SWAT模型,并对陆源排放磷的入河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① 2018年,沱江流域陆源磷入河量为1.343 3万t,非点源贡献占比97%,入河颗粒态磷占比61%;② 磷的逐月入河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8~11月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入河,其他月份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入河;③ 流域内磷元素的主要输入地带集中于上游的德阳市与成都市,尤其在流量最低的月份,点源污染对该区域的影响远超其他地方,而在流量最大的月份,磷的输入量在中下游地区展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趋势,并且沿河网络一线的输入量较大;④ 同时,地表土壤对于来自陆地的磷排放显示出较强的拦截效果,土壤中释放的磷对于河流中磷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剩余1197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