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未成年犯做心理咨询,看见冰山下的伤痛和渴望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3月10日,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将同学杀害,把尸体藏进废弃的蔬菜大棚,手段之残忍,引发众怒。面对无从理解的恶意,一时间,无论是在司法领域,还是在社交媒体上,“12岁以上可追诉刑责”“严惩恶童”都成为压倒性的声音。

随之而来的,有关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的新闻频繁进入公众视野:3月19日,湖南邵阳绥宁县一名初二学生带头扒光隔壁寝室女孩的衣服;3月21日,陕西神木市8名未成年人在母婴室殴打2名未成年人……

然而,在给这些孩子贴上标签、送进监狱后,仍有问题亟待被解答:这些孩子之后的路怎么走?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网络、政府,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因子如何协同?

2018年,在公检法的委托下,心理咨询师孙慧和她所在的西宁心理健康研究会走进青海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犯进行再犯风险评估及帮教跟踪回访。(剩余622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