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香蕉(四首)
主持人语:
本期的校园诗人大多属于“零零后”,新的世纪给了他们以拓展的天机。曹婉晨有很强的实验意识,自述经常被“诗压床”,有不得不写的冲动,她的诗证明了弗洛伊德关于“白日梦”的阐述,也让人想起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张瑞洪对“麻醉术”和“咒语”抱有很大的兴趣,从而在写作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沉默”;魏甫有着很好的艺术感觉,他能在人的身体里看到野草,去到悬崖捕捉那些危险的词语,这使他的乡情诗拥有了很好的春天底色;李青如的诗带有较强的内省特征,这使她的作品带有自我审判的意味,它们因尖锐而显得忧伤、痛苦,甚至绝望,但在绝望的背后,又有着涅槃式的生命力;王梓毅有很好的“嗅觉”,他甚至能够探知冰块下火焰的语言,问道于“有意无形”,显露了较为出众的翻新能力;草霖的诗具有较强的反讽意味,她关注当下的日常的细节,善于从平凡的俚俗中捕捉到生活的辩证法;孙瑞的诗有较强的叙事性,但在某些短制中又显示了对哲理的偏好,这有助于对某些写作中的滥情予以抑制;萧逸帆喜欢使用短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旨,展示了他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剩余16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