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杜甫或一份别传(十四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突然发现一位老友越来越像杜甫

——致S

老友发来语音,语气平静正如深夜

“这三年,过去了!”

在凌晨北窗外

一只不知名的夜鸟叫了好一阵儿

突然发现他越来越像杜甫了

只是比杜甫胖,比杜甫有钱

比杜甫在京城生活的时间更久

我们的星座也像李杜

相爱相杀,互相捧场又互相拆台

一个个深夜酒席上

他总是两眼冒光,朝我嘿嘿笑

朋友中被他反复调侃的只有我一人

他的痛风有点像杜甫了

他的牢骚有点像杜甫了

狼吞虎咽总像是吃不饱也很像

两个孩子和前妻留在远方的孤岛上也像

在诗中他越来越像老杜了

不是寄居乞食打秋风拣橡栗的杜甫

不是哭穷撒娇吹捧侄子和高适的杜甫

不是屋漏遭雨老病孤舟丧家犬的杜甫

不是偏瘫耳聋糖尿病高血压的杜甫

不是种药养乌鸡赊欠劣等浊酒的杜甫

不是酒后耍疯撒泼一脚踩在老友床上的杜甫

是喜怒哀乐忧思惧毫不掩饰的杜甫

是事无巨细日常流水账以诗为记的杜甫

是盯着大事小事家事时事满脑子疑问的杜甫

是一谈起诗歌就自夸“诗是吾家事”的杜甫

是嚼着甘蔗吞着枇杷剥着荔枝吃着莴苣的杜甫

是挑灯芯看落花宠儿女观锦鲤听黄鹂赏舞女的杜甫

是上树摘枣下船吃鱼鲙酒后发轻狂的杜甫

是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剑舞的杜甫

是溪畔于黄四娘家赏花的杜甫

是四处应酬听李龟年李仙奴唱歌而绝不和王维说一 句话的杜甫

是登台登楼登山满怀秋风又突然说几句酸话脏话的 杜甫

他到了杜甫离开秦州去蜀地的年纪了

他到了老杜在成都众筹建草堂买树种菜的年纪了

还好,他的四川女友正年轻

还好,他在京城的房子很牢固

还好,他的司机开车一直很平稳

有一年我和他走在京城大街上

他幽幽地说“我们前世胜于兄弟”

那一刻,我认了

你要知道

杜甫有时候是多么地烦人多么难缠哪

白鸟浮屠,或杜甫躺在夏日海岬

海峡的北海岸只有风声水声

蜗牛被机车碾碎的声音听不到了

一块巨大的焦黑色岩石袒露

夏日途中奔来的人面孔黧黑

一个个瞬间被南山茂盛的植物覆盖

杜甫需要摄影术给他留念给他还魂

此刻岩石温热,如母亲早年的面额

海风一遍遍吹袭犹如世俗的低语

深蓝色的回响几乎同时贯穿左耳与右耳

一只白色水鸟静立在大海的一根漂木上

这仿佛是不轻不重的启示

白色的翅膀打开一道垂直的光

多像是海峡静止的浮屠

多像是杜甫留下的孤儿

多像海风吹拂的不止是它的毛羽

杜甫来到大理国

洱海有东西两岸,山只有一座

很多废弃或暂时不用的铁皮船

有的系在水边枯树下

有的倒扣在红土地的矮草上

生活的另一面在夕光中翻了过来

突然就想到了老杜

如果有一天他来到大理

来到游人攘攘车流吠吠的洱海

来到那些拍婚纱照的陌生新人的旁边

他会不会划上一只铁皮船

到西岸的山中访友或干脆远走他乡

会不会把云南当作蜀州绵州梓州阆州

把大理当作秦州夔州岳州潭州

把三塔当作慈恩寺塔当作飞仙阁

把电梯高楼当作兖州城楼黄鹤楼岳阳楼万花楼

把洱海当作浣花溪锦江岷江汉江长江湘江

把苍山当作鹿头山当作剑门关当作赤甲山当作瞿 塘峡

会不会把最后这条四处漏风的铁皮船

当作人世的坟墓

说梦者在重塑山河

“为我一挥手,如临万壑松。(剩余30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