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艺术的传承策略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世纪初期,山东地区的民间艺人吸收京剧、梆子等戏曲的特点,将其与“茂肘鼓”结合,并且利用京胡代替柳琴在伴奏中的地位,使茂肘鼓逐渐发展成具有独立性的演唱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江苏、辽宁等地扩展。新中国成立后,茂肘鼓被正式定名为“茂腔”。近年来,在文娱市场发展的冲击下,传统茂腔市场出现严重萎缩,从业人员逐渐减少,想要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发展茂腔艺术,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茂腔艺术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到保护与传承活动中,使茂腔艺术在新时代拥有发展活力。(剩余4948字)

目录
monitor